[发明专利]一种望远镜钢制支架锻造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3437.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蒲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望远镜 钢制 支架 锻造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望远镜钢制支架锻造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望远镜支架是望远镜的配件之一,其成型方法可以采用锻造成型,现有技术中锻造工艺,由于缺乏保护,在加热过程中会造成支架表面氧化损坏,影响成品质量,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锻造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望远镜钢制支架锻造成型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望远镜钢制支架锻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固定架;
S2、下料:使用自动切削将锻料切削成料胚;
S3、涂层:涂层时将锻件用垫木或导辊垫起,并将锻件表面的杂脏物、油污用清洗剂擦洗干净后再涂防氧化涂层;
S4、预热:将需要进行锻造的锻件放置到低温炉中进行慢火预热,当达到500-550℃时,将锻件进行保温1-2h;
S5、加热:将预热完成后的锻件放置到封闭加热炉中,抽取炉内空气,真空度维持0.1-0.2MPa,当达到1100±10℃后保温2-4h,之后取出开始锻造;
S6、锻造:先将料胚放入粗锻型腔中进行粗锻,然后吹净氧化皮、再将料胚放入精锻型腔中精锻成毛胚;
S7、冷却:使用温度在20-35℃的氮气对锻件进行喷吹降温;
S8、热处理。
优选的,固定架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A1、根据望远镜支架建立1∶1三维模型;
A2、设计与望远镜支架配合的固定架,固定架与望远镜支架之间的连接点不少于3处,且所有连接点不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接点采用设在望远镜支架上的工艺孔与设在固定架上的定位柱相匹配的方式进行连接;
A3、采用3D打印或者机加工的方式制作固定架。
优选的,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将锻件放入淬火槽高温淬火,高温淬火的淬火油温度控制在190-220℃,高温淬火后锻件温度控制在230-250℃,高温淬火后将锻件放置于空气中空冷,空冷后锻件温度控制在140-160℃,再将空冷后的锻件置于淬火槽内进行低温淬火,低温淬火的淬火油温度控制在60℃以下。
优选的,锻件选用Cr17、Cr25,Cr25Mo3Ti或Cr28不锈钢。
优选的,锻造过程中的锻造采用三镦三拔、两轻一重锻造方法进行逐级锻造。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望远镜钢制支架锻造成型工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涂抹防氧化层以及真空加热的方式,有效增加了加热过程中锻件表面的防氧化能力,从而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望远镜钢制支架锻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固定架;
S2、下料:使用自动切削将锻料切削成料胚;
S3、涂层:涂层时将锻件用垫木或导辊垫起,并将锻件表面的杂脏物、油污用清洗剂擦洗干净后再涂防氧化涂层;
S4、预热:将需要进行锻造的锻件放置到低温炉中进行慢火预热,当达到500℃时,将锻件进行保温1h;
S5、加热:将预热完成后的锻件放置到封闭加热炉中,抽取炉内空气,真空度维持0.1MPa,当达到1100±10℃后保温2h,之后取出开始锻造;
S6、锻造:先将料胚放入粗锻型腔中进行粗锻,然后吹净氧化皮、再将料胚放入精锻型腔中精锻成毛胚;
S7、冷却:使用温度在20℃的氮气对锻件进行喷吹降温;
S8、热处理。
固定架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A1、根据望远镜支架建立1∶1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3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