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2289.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宗;吴红花;杨大玲;杨杰;杜启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20;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126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中医则认为冠心病与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有关。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
冠心病虽然在中医书籍中没有这个名词,但是根据临床表现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心病者,胸中痛,肋支满,肋下痛,膺背肩胛间痛”,又如《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类似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记载,同一篇中描述“厥心痛”,症状“痛如似锥针刺其心”。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气病脉证治》中“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描述,符合现代的心绞痛。
从中医理论来看,胸痹心痛病与心肺及血脉和胃皆有密切关系。人体营养之输入,废物之排泄,如二便,汗液及呼吸皆赖以血液以运行。血液之运行又赖心阳之鼓动,所以循环不息,故曰:“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心为阳中之太阳,位于胸中,上焦阳虚,是说心阳虚微,心阳虚微就会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运失常则血液流阻塞,致使前胸猝然而痛,甚至浊阴不化,造成心肌梗塞。《金匮要略-胸痛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及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仲景只从“阳微阴弦”四字即将全篇论点详尽概况,所以然者以下数句说明了病之本质在于极虚。并指出上焦阳微之虚,能造成脉络阴弦之实,而阴弦之实反能影响阳微之虚,不但是血不足为阳微之果,而血不足也为阴弦之因。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隔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又说“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隔气虚是心阳虚,亦脉微则无气,胃中虚冷即胃阳微,发汗太过可令阳微,隔气虚以致胃气无余,不能消谷。营、卫、宗三气之源来自中焦,谷不消则三气乏源,以致胸中无气,而结论在血不足则胸中冷,胸中冷故曰阳微,脉不通故曰阴弦。
《素问-痹论篇》指出:“心痹者,脉不通。”盖脉不通则心虚,心虚则胸中冷,胸中冷则胃阳微。胃阳微则能影响消化吸收,形成呕吐、哕下痢等肠胃疾患,而营、卫、宗气皆赖胃阳腐熟水谷以生成,如胃阳虚则营、卫、宗气生化之源不足,而胸中阳微,亦能影响心脏之血液循环,形成胸痹心痛,故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冷,是故脉不通由于胸中冷,胸中冷由于血不足,血不足由于营虚,营虚由于无气,无气又由于阳微,胃阳微又由于血不足,层层相因,互为因果,又互相依赖。由于心需胃供给营养,胃需心供给血液,于是胃强心也强,胃弱心亦弱。这说明冠心病是胸中阳微,心血不足,血运失常,产生猝然而痛,从而可知冠心病是因虚而实的一种病,是本虚标实。
心和血脉与胃的关系:胃主纳,主腐熟水谷,脾主运,为胃行其津液,二者相互配合,将水谷之精气灌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者分为三隧,是为营、卫、宗气,而宗气积于胸中,营卫行脉内外,脉为奇恒之腑,而心舍脉,心主动,其动见于脉息,一息四动,谓之无过,又而关乎肺之呼吸。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载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左乳下,正是心尖搏动之处,而曰胃之大络,又曰宗气,所以胃和心有密切关系。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心绞痛严重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消化道症状,而饱食厚味,食滞不下,亦能促使心绞痛的发作,也说明中医认为心与胃的关系密切。中医讲,事从心里想,心里出。也有人说胃是人的第二心脏,有思考。常常思考问题多的人,胃也受到影响。
综上可见冠心病的治疗应以通为治疗大法,血管通瘀则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采用以通为主的治疗方法,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杰,未经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