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52086.1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冷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今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35/18 | 分类号: | G03B35/18;G03H1/12;G03H1/22 |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希贤***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 显示屏 物体光波 投影仪 干涉效应 偏振效应 全息投影 全息影像 同种频率 相干光源 逼真性 可视化 立体像 全息图 相干光 成象 记录 投射 光源 投影 图像 曝光 干涉 拍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包括;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拍摄;生成全息图以及照片;再现物体光波信息,成象;多次曝光记录不同图像。通过利用一种新型的笔记本显示屏,减少笔记本的尺寸,增加可视化效果提高逼真性。利用相干光源和光的偏振效应进行全息投影。利用光的干涉,让不同的投影仪投射出同种频率不同相位的几组相干光,由于光的干涉效应在两个光源之间会形成全息影像,即可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来满足人们对完美的投影3D立体像、成本低以及简单使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投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现有技术,3D投影仍然存在各种局限性。3D电影都是在平面上进行投影,通过人眼的视距差来造成立体感。
目前已有一种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这是显示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在气流形成的墙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图像,将图像投射在水蒸气上,由于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形成层次和立体感很强的图像。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3D影像,这种技术是利用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散开时,混合成的气体变成灼热的浆状物质,并在空气中形成一个短暂的3D图像,不断在空气中进行小型爆破来实现的。而360度全息显示屏,这种技术是将图像投影在一种高速旋转的镜子上从而实现三维图像,不过危险系数较高。
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能够新的3D投影的方法来满足人们对完美的投影3D立体像、成本低以及简单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来满足人们对立体投影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包括;
步骤(1),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拍摄;
步骤(2),生成全息图以及照片;
步骤(3),再现物体光波信息,成象;
步骤(4),多次曝光记录不同图像。
上述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优选方式下,所述拍摄过程利用干涉原理,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
上述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优选方式下,所述生成的全息照片是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的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
上述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优选方式下,所述成象过程利用衍射原理,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和共轭象。
上述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优选方式下,所述记录不同图像时,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本发明在应用时,利用光的干涉,让不同的投影仪投射出同种频率不同相位的几组相干光,由于光的干涉效应在两个光源之间会形成全息影像,即可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来满足人们对完美的投影3D立体像、成本低以及简单使用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显示屏3D投影的方法,包括;
步骤(1),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拍摄;
步骤(2),生成全息图以及照片;
步骤(3),再现物体光波信息,成象;
步骤(4),多次曝光记录不同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今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今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