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2034.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声;郑旻辉;王小谷;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丽恒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原位 生物 固定 诱捕 | ||
1.一种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用于储存固定液,包括筒体、上端盖和下端盖;
压力平衡筒,所述压力平衡筒固定于所述储液筒上,所述压力平衡筒一端与所述储液筒连通,所述压力平衡筒另一端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压力平衡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压力平衡筒螺纹连接于所述上端盖上;
诱捕筒,所述诱捕筒的上端开口,所述诱捕筒的下端穿过所述上端盖并伸入所述储液筒内,所述诱捕筒侧壁开有第一通孔,所述诱捕筒与所述上端盖密封连接;
笼架,所述笼架的下端设置有笼口,所述笼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诱捕筒上所述第一通孔上侧的部分;
压盖,所述压盖连接于所述诱捕筒的上端,所述压盖的外径大于所述诱捕筒的外径,所述压盖上表面开有盲孔,所述盲孔处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与所述盲孔对应的位置开有螺纹孔;
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上端盖的上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立柱垂直穿过所述压盖且固定于所述储液筒上;以及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相对于所述储液筒固定,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舱和设置于所述电机舱内的电机、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机、所述电池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直接或间接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和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固定板,所述驱动结构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立柱为多个,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堵头,所述堵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下端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平衡筒上端设置有用以防止所述活塞被压出的止过螺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舱包括舱体、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水密座和电源开关,所述水密座和所述电源开关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笼架为漏斗架,所述漏斗架倒盖于所述诱捕筒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方形孔,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诱捕筒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固定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压力平衡筒、所述诱捕筒和所述驱动结构均位于所述保护框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海原位生物固定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框包括圆环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为多个,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与所述圆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0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宫茧蚕品种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钓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