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灯用减振垫片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9850.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5/10 | 分类号: | F21S45/10;F21V15/04;B29C39/10;B29C39/22;B29C39/44;B29K2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12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用减振 垫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用减振垫片,包括通过钢丝(2)穿插固定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1),以及包裹该颗粒(1)的聚四氟乙烯壳体(3)。本发明减振垫片具有超强的弹性,以及外部的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灯外侧用减振垫片。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出现颠簸、刹车时候,车灯会有车体之间产生接触,长期以往,有可能会对车灯造成损坏。因此通过增加减振垫片能够解决此问题,但现有的减振垫片一般为普通的橡胶垫圈,而橡胶垫圈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老化,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车灯用减振垫片,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用减振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灯用减振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钢丝(2)穿插固定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1),以及包裹该颗粒(1)的聚四氟乙烯壳体(3)。
进一步的,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1)为两排并列设置,所述钢丝(2)包括第一钢丝(21)和第二钢丝(22);所述第一钢丝(21)为“U”形,其“U”形两边均单独串联一列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1);所述第二钢丝(22)为首位相连的“S”形,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1)均串联在第二钢丝(22)“S”形的拐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2)的直径为1mm,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1)的直径为6-10mm,所述聚四氟乙烯壳体(3)的厚度为1.5-3mm。
一种车灯用减振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直径为1mm形状为“U”形的第一钢丝和“S”形的第二钢丝,将直径为6-10mm热塑性聚氨酯弹的性颗粒串联到“S”形的第二钢丝的直角拐角处,形成两列平行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再将“U”形的第一钢丝两边均单独串联一列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制备垫片内芯;
S2、将内芯折弯成垫圈形状,将内芯放置到模具中,向模具中注入的聚四氟乙烯热熔流体,将模具的温度降至330℃-335℃,同时向内芯和聚四氟乙烯之间通入少量氮气;再将模具温度降至320℃-325℃,将聚四氟乙烯塑封内芯;
S3、将塑封后的垫片放置到通入405℃-410℃的高温流体中,让垫片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壳体部分挥发,直至聚四氟乙烯壳体厚度降至1.5-3mm;
S4、通入低温氮气迅速冷却垫片,冷却至常温后得到减振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流体为气体。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内芯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的性颗粒通过钢丝串联得到,不仅具有稳定的结构强度,同时具有超强的弹性;
(2)本装置壳体为聚四氟乙烯壳体,聚四氟乙烯壳体具有优秀的化学稳定形,同时具有超强的润滑能力,使得垫片在作为减振垫片的时候,减振能力出众;
(3)在制备工艺中持续不断通入氮气,能够防止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内部渗入聚四氟乙烯,防止形成内部粘接,不会影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颗粒的弹性性能;
(4)在制备工艺中通过将温度控制在聚四氟乙烯的熔点上下,能够更好完成内芯的塑封;
(5)在制备工艺中通过通入大于聚四氟乙烯沸点的高温气体,能够将聚四氟乙烯壳体表面进行气化,进而降低聚四氟乙烯壳体表面的厚度,防止厚度过大影响弹性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车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8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