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9545.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余涛;张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污泥 原位 浮选 反应器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主体(I)、脱钙液流加系统(II)、沼气搅拌系统(III);
所述的反应器主体(I)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分布区(I-1)、脱钙区(I-2)、三相分离区(I-3);所述的脱钙区(I-2)中设有竖直隔板(I-2-1),竖直隔板(I-2-1)将脱钙区(I-2)分为左右对称的左颗粒污泥床(I-2-2)和右颗粒污泥床(I-2-3);竖直隔板(I-2-1)底部延伸至分布区(I-1);所述的分布区(I-1)中铺设有布水管(I-1-1-1)以及位于布水管(I-1-1-1)上方的布气管(I-1-2-1),且布水管(I-1-1-1)和布气管(I-1-2-1)都具有两组独立的模块,且以竖直隔板(I-2-1)为中心面呈镜像分布,竖直隔板(I-2-1)每侧均具有一组布水管(I-1-1-1)模块和一组布气管(I-1-2-1)模块;每组布水管(I-1-1-1)模块均连接有进水管(I-1-1-2),每组布气管(I-1-2-1)模块均连接有输气管(I-1-2-2);进水管(I-1-1-2)连通下循环水管(I-1-1-3);所述的三相分离区(I-3)的下部通过呈喇叭口状的下部扩展段(I-3-6)与脱钙区(I-2)顶部相连,三相分离区(I-3)中设置有三相分离器(I-3-1),三相分离器(I-3-1)位于下部扩展段(I-3-6)的上沿及集气室(I-3-3)下沿之间;三相分离器(I-3-1)包括倒漏斗(I-3-1-1)、升流管(I-3-1-2)和降流管(I-3-1-3),倒漏斗(I-3-1-1)上沿与升流管(I-3-1-2)下沿相连,降流管(I-3-1-3)与升流管(I-3-1-2)呈同心筒;集气室(I-3-3)位于三相分离区(I-3)顶部;三相分离器(I-3-1)外壁与三相分离区(I-3)内壁夹持形成环形的沉淀室(I-3-2),溢流堰(I-3-4)位于沉淀室(I-3-2)壁上;上循环水管(I-3-5)一端伸入三相分离区(I-3)与降流管(I-3-1-3)内腔连通,另一端与下循环水管(I-1-1-3)连通;
所述的脱钙液流加系统(II)中设有脱钙液贮罐(II-1)、脱钙液输送泵(II-2)、脱钙液输送管(II-3),脱钙液贮罐(II-1)通过脱钙液输送管(II-3)连接至进水管(I-1-1-2),且脱钙液输送管(II-3)上设有脱钙液输送泵(II-2);
所述的沼气搅拌系统(III)中设有沼气储罐(III-1),沼气储罐(III-1)通过管道与所述的集气室(I-3-3)顶部相连,沼气储罐(III-1)还通过沼气输送管(III-4)依次连接沼气增压罐(III-3)和输气管(I-1-2-2),且沼气输送管(III-4)上设有沼气增压泵(III-2);
所述的反应器主体(I)呈三段式的圆筒状,分布区(I-1)和脱钙区(I-2)的直径相同,此二区与三相分离区(I-3)最大截面的直径之比为1:1.5;分布区(I-1)、脱钙区(I-2)、三相分离区(I-3)的高度之比为1: 10~12:2.5~3;
所述的布水管(I-1-1-1)模块均呈半月环形,两组布水管(I-1-1-1)模块的直线段均靠近竖直隔板(I-2-1)平行设置,进水管(I-1-1-2)分为两路后分别穿过分布区(I-1)侧壁连通两组布水管(I-1-1-1)模块,且每条支路上设有控制阀;
所述的布气管(I-1-2-1)模块也呈半月环形,两组布气管(I-1-2-1)模块的直线段均靠近竖直隔板(I-2-1)平行设置,输气管(I-1-2-2)分为两路后分别穿过分布区(I-1)侧壁连通两组布气管(I-1-2-1)模块,且每条支路上也设有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管(I-1-1-1)所在平面与分布区底面的垂直距离为30~50mm,所述布气管(I-1-2-1)所在平面与分布区底面的垂直距离为50~8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污泥原位浮选除钙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隔板(I-2-1)上沿与三相分离区下沿等高,竖直隔板(I-2-1)下沿伸入分布区10~30mm,竖直隔板(I-2-1)下沿与分布区(I-1)底面的垂直距离为40~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5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污泥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