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水混合组件及其注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9307.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韩鑫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控注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水 收纳体 压力口 外部压力装置 贯通连接 胶水混合 出胶嘴 注胶机 注胶头 注胶 收纳 胶水流道 上表面 体内部 施压 流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水混合组件及其注胶机,包括胶水收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胶水收纳体两侧的第一注胶接头和第二注胶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胶水收纳体下底面的出胶嘴;所述胶水收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胶水收纳体内部的胶水流道贯通连接的压力口,所述压力口与外部压力装置贯通连接。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第一注胶头和第二注胶头的设置,分别与A胶筒和B胶筒相连接,之后流入胶水收纳体,并通过外部压力装置对胶水收纳体顶部的压力口进行施压,最后从出胶嘴流出,以此完成A胶和B胶的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水混合组件及其注胶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在对A胶和B胶进行混合时,大多通过手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混合配比,由于缺少必要的混合设备,因而使得操作变得异常繁琐,且容易造成胶水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A胶和B胶混合的胶水混合组件及其注胶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水混合组件,包括胶水收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胶水收纳体两侧的第一注胶接头和第二注胶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胶水收纳体下底面的出胶嘴;所述胶水收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胶水收纳体内部的胶水流道贯通连接的压力口,所述压力口与外部压力装置贯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注胶头包括第一胶水缓存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胶水缓存体顶面的第一胶水连接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胶水缓存体竖直侧壁的第一胶水连接头。
其中,所述第二注胶头包括第二胶水缓存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胶水缓存体顶面的第二胶水连接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胶水缓存体竖直侧壁的第二胶水连接头。
其中,所述胶水收纳体内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胶水流道和第二胶水流道。
其中,所述第一胶水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胶水连接头贯通连接,所述第二胶水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胶水连接头贯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胶水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胶水流道的出口均与所述出胶嘴贯通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口包括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所述第一压力口与所述第一胶水流道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压力口与所述第二胶水流道贯通连接。
一种注胶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胶水混合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胶水收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胶水收纳体两侧的第一注胶接头和第二注胶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胶水收纳体下底面的出胶嘴;所述胶水收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胶水收纳体内部的胶水流道贯通连接的压力口,所述压力口与外部压力装置贯通连接。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第一注胶头和第二注胶头的设置,分别与A胶筒和B胶筒相连接,之后流入胶水收纳体,并通过外部压力装置对胶水收纳体顶部的压力口进行施压,最后从出胶嘴流出,以此完成A胶和B胶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胶水混合组件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注胶接头的轴测图。
图3是图1中第二注胶接头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控注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控注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机用刮涂板
- 下一篇:一种设置有清洗结构的胶水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