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及混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9250.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1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磊;陆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B22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21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式混砂机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及混砂工艺,属于混砂设备技术领域。该连续式混砂机包括机座、连接于机座的混合装置和与混合装置连接的进砂斗,混合装置包括输送混砂机构和终混机构,输送混砂机构的一端连接进砂斗,另一端连接终混机构;输送混砂机构和终混机构的外侧均套设有温控筒,温控筒与输送混砂机构和终混机构之间存在用于通入温控介质的间隙;还包括水雾装置,水雾装置分别与输送混砂机构和终混机构连通。该混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启动;进料;连续混砂;终混。本发明通过输送混砂机构和终混机构实现连续混砂,同时通过设置温控筒和水雾装置,在连续混砂过程中对砂温和内部湿度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砂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及混砂工艺。
背景技术
铸造产品的砂模用砂需要在原砂中加入粘结剂、促进剂等辅料以满足其强度等性能指标,在加入辅料的过程中,需要将砂与辅料充分混合。
通常采用的混砂方式为间歇式混砂,将砂与辅料一起倒入容器中,通过电机驱动搅拌轴旋转,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经过一定时间后搅拌完成。然而这种方式只能一次将砂搅拌完成,搅拌后的砂取出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混砂,因此这种方式具有间歇性,不能实现连续混砂,效率低下。为实现连续混砂,现有技术中有使用连续式混砂机的混砂方法,原砂进入砂斗后通过混砂槽,原砂和辅料在混砂槽中一边混合一边移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混砂,主要用于自硬砂的混砂,但是针对在混合过程中对外在环境要求较高的砂,如混合过程中需要保证温度在狭窄的范围内、混砂槽内需要保证一定的湿度防止砂失水硬化等,特别是针对无机砂、冷芯砂的混砂,这种方式缺少对环境的监控,无法保证砂的性能。
因此,亟需一种连续式混砂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在连续混砂过程中对砂温和内部湿度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砂的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包括机座、连接于机座的混合装置和与所述混合装置连接的进砂斗,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输送混砂机构和终混机构,所述输送混砂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进砂斗,另一端连接所述终混机构;所述输送混砂机构和所述终混机构的外侧均套设有温控筒,所述温控筒与所述输送混砂机构和所述终混机构之间存在用于通入温控介质的间隙;所述连续式混砂机还包括水雾装置,所述水雾装置分别与所述输送混砂机构和所述终混机构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混砂机构包括混砂管、第一驱动部和螺旋输送器,所述混砂管安装于所述机座,所述进砂斗位于所述混砂管的上部且与所述混砂管连通,所述混砂管内设有混砂槽,所述螺旋输送器位于所述混砂槽内,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混砂管的外侧且与所述螺旋输送器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旋输送器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混砂机构还包括用于添加多种辅料的多个上料泵,所述混砂管开设有多个辅料入口,每个辅料入口均连接一个所述上料泵,以将一种辅料加入所述混砂槽。
作为优选,所述混砂槽和所述螺旋输送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混砂槽内,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多个驱动电机,一个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一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多个所述辅料入口与多个所述混砂槽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水雾装置包括水雾发生器、与所述水雾发生器连接的第一水雾管和第二水雾管及两个控制阀,所述第一水雾管与所述输送混砂机构连通,所述第二水雾管与所述终混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水雾管与所述第二水雾管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控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终混机构包括终混仓、位于所述终混仓内的终混叶片轴和驱动所述终混叶片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终混仓位于所述混砂管的远离所述进砂斗的一端,且所述终混仓的入口与所述输送混砂机构的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伞柄组装结构及一种伞具
- 下一篇:一种雨伞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