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8673.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0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彭辉;李学明;蒋奉兵;廖亮;梁兴元;刘毅;袁靖;黄凯;谭永光;黄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源 逆变器 无缝切换 支撑电容 动力源 供电模式 输出电压 双动力 充电 机车 正常运行状态 电压值稳定 工作电压 运行状态 电压差 导通 停机 接通 供电 | ||
1.一种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初始供电源和/或切换供电源的输出电压,使所述初始供电源的输出电压低于所述切换供电源,并且所述初始供电源的电压值高于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工作电压;
接通所述切换供电源,由所述切换供电源和所述初始供电源同时与支撑电容导通;
当所述支撑电容的电压值稳定后,切断所述初始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断所述初始供电源后,调节所述切换供电源的电压值,使所述支撑电容的电压值稳定在正常工作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初始供电源为柴油机,所述切换供电源为接触网时,降低所述柴油机的输出电压、使其低于所述正常工作电压,保持所述接触网的输出电压等于所述正常工作电压;
当所述初始供电源为接触网,所述切换供电源为柴油机时,保持所述接触网的输出电压等于所述正常工作电压,提升所述柴油机的输出电压,使其高于所述正常工作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初始供电源为柴油机,所述切换供电源为接触网时:
通过励磁控制单元调节励磁占空比,降低所述柴油机的输出电压至柴换电目标值(Ud-N)V(Ud为所述正常工作电压,N为正数),使所述支撑电容的中间电压达到所述柴换电目标值,并检测所述支撑电容的中间电压是否稳定在所述柴换电目标值;
若是,则升起受电弓,并检测所述受电弓是否正常升起;
若是,则闭合主断,并检测所述主断是否正常闭合;
若是,则启动四象限模块,并检测所述四象限模块是否正常启动;
若是,则通过所述四象限模块控制所述支撑电容的中间电压,使所述支撑电容的中间电压达到所述正常工作电压,并检测所述支撑电容的电压是否达到所述正常工作电压;
若是,则断开所述柴油机的所述励磁接触器,并检测所述励磁接触器是否正常断开;
若是,则停止所述柴油机,并检测所述柴油机是否正常停止;
若是,则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四象限模块之时,先闭合预充电接触器,通过预充电电阻和所述四象限模块的IBGT并联的二极管对所述支撑电容进行预充电;当所述支撑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闭合门槛电压时,再闭合与所述预充电接触器及所述预充电电阻并联的短接接触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初始供电源为接触网,所述切换供电源为柴油机时:
限制四象限模块的回馈功率,使其远小于所述柴油机的发电功率;
启动所述柴油机,并检测所述柴油机是否正常启动;
若是,则闭合励磁接触器,并检测所述励磁接触器是否正常闭合;
若是,则通过励磁控制单元调节励磁占空比,提升所述柴油机的输出电压至电换柴目标值(Ud+N)V(Ud为所述正常工作电压,N为正数),使所述支撑电容的中间电压达到所述电换柴目标值,并检测所述支撑电容的中间电压是否稳定在所述电换柴目标值;
若是,则停止所述四象限模块,并检测所述四象限模块是否停机;
若是,则断开主断,并检测所述主断是否正常断开;
若是,则降下受电弓,并检测所述受电弓是否正常下降;
若是,则通过励磁控制单元调节励磁占空比,使所述支撑电容的中间电压稳定在所述正常工作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机车双动力供电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任一判断过程结果为否,则结束切换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6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