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大/介孔锑负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8321.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樊小勇;韩家兴;倪珂帆;王珊;李东林;苟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139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介孔 三维 合金 三维多孔 比容量 集流体 制备 首次放电容量 制备方法工艺 规模化生产 钠离子电池 循环稳定性 电沉积法 电流增大 环境友好 加热升华 容量衰减 沉积量 充放电 去除 沉积 应用 充电 能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大/介孔锑负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三维多孔铜为集流体,采用电沉积法沉积Zn‑Sb合金于所述集流体上,Zn‑Sb合金在所述三维多孔铜上的沉积量在0.5~2mg/cm2,再将所述Zn‑Sb合金中的Zn通过加热升华的方式去除,即得三维大/介孔锑负极。该三维大/介孔锑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可极大改善Sb的容量衰减问题,获得高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其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710.6mAh·g‑1,充放电5周后在电流增大到450mA·g‑1,经过155周后其充电比容量仍保持451mAh·g‑1,约为第1周的86%左右,约为第6周的94%左右。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能耗低,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三维大/介孔锑负 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在生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其生产成本已经大幅度增加。钠离子电池因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相同的 离子脱嵌原理、低廉的原材料价格,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备受关注。在众多钠离 子电池负极材料中,传统锂电负极材料石墨碳没有嵌钠容量,硬碳材料脱钠电 位(0.1V vs.Na/Na+)接近钠的沉积电位,枝晶生长造成的电池内短路,从而 引发电池胀气、鼓包,在大规模的储能方向上使用更是不堪设想,所以寻找合 适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知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基于合金化反应的Sb具有高理论比容量(660mAh·g-1)和低平台电压(0.7V vs.S.H.E)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是Sb 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Sb合金化为Na3Sb后其体积 膨胀至之前的390%,活性材料在体积膨胀的过程中粉化脱落问题严重;(2)低 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使得活性材料的容量很难接近其理论值;(3)体积 膨胀导致首次充放电后的SEI膜不稳定,在随后的充放电过程中,库伦效率一 直保持在93%~95%,每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容量损耗。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改善方法主要包括:合金化改善导电性、 构筑复合材料和调控微观形貌减缓体积膨胀,提高Sb的电化学性能。现有技术 的改善方式多存在高能耗、制备条件苛刻(真空熔炼环境、上千伏的电压、高 的过电位等),并改变了其充放电过程中原本的极化曲线和平台电位。Chan[1]等用AAO模板的方法制备Sb-NiSb-Ni阵列结构,在66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 环300圈后,容量仍有391mAh·g-1,相当于59.2%的理论比容量;Zhu等[2]用静 电纺丝法制备的Sb纳米纤维,在100mAh·g-1的电流密度下300次循环后仍保 持350mAh·g-1。
参考文献
[1]Chan Woo Lee,Jae-Chan Kim,Sangbaek Park,Hee Jo Song,Dong-Wan Kim,Highly stable sodium storage in 3-Dgradational Sb–NiSb–Ni heterostructures[J].Nano Energy,2015,5, 2211-2855.
[2]E.D.Jackson,S.Green,and A.L.Electrospun Sb/C Fibers for aStableand Fast Sodium-Ion Battery Anode[J].ACS Nano,2013,5,6378-6386.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比能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及电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