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7630.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功;钱平;许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徐燕;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芯电缆 接头系统 电源系统 接线 一端连接 依次连接 预制电缆 主控制器 显示器 预制 测试元件 插接方式 定值电阻 继电器组 连接电缆 内部线芯 生成测试 自动测量 校验 不可见 电源端 一键式 线缆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A端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电源端定值电阻;依次连接的显示器、主控制器、继电器组和接头系统,所述显示器和主控制器所述电源系统连接,所述A端的接头系统与所述被测多芯电缆的一端连接;B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头系统和测试元件阵列,所述B端的接头系统与所述被测多芯电缆的另一端连接。使用本系统可以对预制接头多芯电缆接线情况进行校验,排除接头内错线情况保证线缆接线正确,能够准确、快捷的进行预制接头多芯电缆查线,解决了大批量预制电缆安装前查线的问题以及预制电缆内部线芯不可见的问题,通过插接方式连接电缆,接线快捷,一键式自动测量并生成测试报告,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变电站建成数量正与日俱增,智能变电站二次电缆均采用预制接头电缆,与电缆连接的相关设备都安装有插座,现场安装时直接插入即可,且预制接头与插座都带有方向性,避免插错,电缆安装过程变得简单、方便。但是,对于预制电缆内部接线仍需要校验,确保每个线芯都接线正确,不能发生开路、短路、错线情况,且预制接头电缆内部线芯均接于插头上,电缆线芯不可见,插头种类繁多,线芯数目不定,这些情况都给智能变电站二次电缆查线增添了很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能够解决智能变电站二次电缆查线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包括分别与被测多芯电缆两端连接的A端和B端,其中,
所述A端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电源端定值电阻;依次连接的显示器、主控制器、继电器组和接头系统,所述显示器和主控制器所述电源系统连接,所述A端的接头系统与所述被测多芯电缆的一端连接;
所述B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头系统和测试元件阵列,所述B端的接头系统与所述被测多芯电缆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电源系统内含外接电源和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主控制器由单片机或PLC或者智能终端设备构成。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测试元件阵列包括阻值不同的电阻以及二极管,其中,一个电阻与一个二极管组成一个测试元件单元,由被测多芯电缆线芯数决定测试元件阵列中测试元件单元的使用数量,测试元件单元数量为被测多芯电缆线芯数减一。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主控制器工作时按照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报告生成顺序工作。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发出测试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组按顺序接通/关断触点以产生电信号,所述电信号依次经由A端的接头系统、被测多芯电缆、B端的接头系统传输至所述测试元件阵列;
所述测试元件阵列,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馈信号,所述反馈信号经由B端接头系统、被测多芯电缆、A端接头系统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分析后确定多芯电缆线路异常情况,结果以报告形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内。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信号采集时,由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通过接通、断开所述继电器组中不同的继电器接通不同回路,其中,所述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端定值电阻、所述被测多芯电缆中的两根被测线芯、测试元件单元组成测试回路,由定值电阻上分得的电压作为系统反馈信号计入系统内,所述主控制器对两根被测线芯都做正向、反向两次测量,将所有反馈信号编号并记录。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A端的接头系统和B端的接头系统分别包括多个与不同被测多芯电缆的预制接头匹配的电缆插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