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7394.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壮;王丽峰;徐雪松;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2F1/40;F01P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曹成果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体水套 进水口 气缸盖水套 水腔 发动机冷却水 水泵出口 冷却水 水泵 发动机冷却 缸盖水套 缸体水套 进水方式 冷却气缸 输出 出水口 并联 出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水套,气缸体水套设置有气缸体水套进水口,气缸体水套进水口与水泵出口相连通,以使得水泵输出的冷却水能够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口进入气缸体水套,气缸体水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腔,气缸体水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水腔,其中第一水腔与气缸体水套进水口相连通,第二水腔与气缸体水套出水口相连通;以及气缸盖水套,其与气缸体水套采用并联进水方式,气缸盖水套设置有气缸盖水套进水口,气缸盖水套进水口与水泵出口相连通,以使得水泵输出的冷却水能够通过气缸盖水套进水口进入气缸盖水套,在冷却气缸盖后,流入气缸体水套后汇总出水。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冷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柴油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一般采用DOWN-TOP(由水泵提供的冷却水先进入气缸体水套,然后全部流入气缸盖水套,由气缸盖流出,再进入水泵或者节温器)方式,或者采用TOP-DOWN(冷却水先进入气缸盖水套,后全部流入气缸体水套,再由气缸体流出,进入水泵或者节温器,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方式。因传统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均采用串联的方式,一般产生阻力较大,冷却水流速较低,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不理想。而冷却不良则会造成柴油机过热、充气效率下降、燃烧不正常、机油变质或烧损,以及零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加剧等不良后果,从而引起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型、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全面恶化。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由于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采用串联的方式,而导致的冷却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该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水套,其设置在缸体内,气缸体水套设置有气缸体水套进水口,气缸体水套进水口与水泵出口相连通,以使得水泵输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能够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口进入气缸体水套,气缸体水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腔,气缸体水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水腔,其中第一水腔与气缸体水套进水口相连通,第二水腔与气缸体水套出水口相连通;以及气缸盖水套,其设置在气缸盖内,气缸盖水套与气缸体水套采用并联进水方式,气缸盖水套设置有气缸盖水套进水口,气缸盖水套进水口与水泵出口相连通,以使得水泵输出的冷却水的另一部分能够通过气缸盖水套进水口进入气缸盖水套,在冷却气缸盖后,能够流入气缸体水套后汇总出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体水套还包括多个第一下水口,气缸盖水套包括多个第二下水口,多个第二下水口与多个第一下水口对应连通,多个第一下水口分别与第二水腔相连通,以使得流经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水能够经由多个第二下水口、多个第一下水口流入第二水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体水套出水口与水泵入口或节温器相连通,以使得经气缸体水套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水再流入水泵或者节温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采用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并联进水方式,使得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水,在冷却气缸盖后,能够流入气缸体水套后通过气缸体水套出水口汇总出水。从而有效降低发动机水腔阻力,提高冷却水流动速度,提高发动机的冷却能力,进而减少发动机冷却水流量要求,并减少发动机功率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的三维模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的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3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测燃料喷射器中的压力的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