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7201.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1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谢琼;蔡西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焦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两个摄像机;该至少两个摄像机中的第一摄像机用于检测图像的相位信息;该至少两个摄像机中的第二摄像机用于检测图像的对比度信息;该处理器用于在该第一摄像机进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过程中,根据该第一摄像机的一个或多个相位对焦位置,确定该第二摄像机的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并控制该第二摄像机移动至该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根据该第二摄像机在该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相位对焦位置检测到的图像的对比度信息,确定该第二摄像机的对比度对焦位置,其中,该第二摄像机的对比度对焦位置包括该第二摄像机的对比度对焦移动方向。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快速对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对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满足用户对拍摄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支持双摄像机或多摄像机,例如,现有的智能手机普遍具有后置双摄像机或前置双摄像机。
现有的具有双摄的电子设备中基于成本的考虑,通常仅有一个摄像机(该摄像机可以称为主摄像机,另一个摄像机可以称为辅摄像机)支持相位检测自动对焦(phasedetect autofocus,PDAF)。
在拍摄时,现有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对焦方式为:主摄像机首先使用PDAF确定主摄像机的准焦位置,辅摄像机在主摄像机对焦后,根据主摄像机的准焦位置确定并调整辅摄像机的镜片位置,最后辅摄像机采用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contrast detect auto focus,CDAF)微调镜头,确定辅摄像机的准焦位置。然而这种对焦方式需要先对焦主摄像机,再对焦辅摄像机,使得整个对焦时间较长,影响用户体验。
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对焦方式为:主摄像机和辅摄像机同时对焦,其中,主摄像机使用PDAF对焦,辅摄像机使用CDAF对焦或者通过激光检测被摄对象的距离以进行对焦(可以简称为激光对焦)。然而,辅摄像机采用的这些对焦方式同样具有一些缺点,例如,CDAF的拉风箱现象较严重,且对焦时间较长,在对焦过程中拍摄画面较模糊;同样的,激光对焦过程耗时较长,且在对焦过程中拍摄画面较模糊,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快速对焦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快速对焦,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焦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摄像机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中的第一摄像机用于检测图像的相位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中的第二摄像机用于检测图像的对比度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机进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摄像机的一个或多个相位对焦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摄像机的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摄像机移动至所述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摄像机在所述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相位对焦位置检测到的图像的对比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摄像机的对比度对焦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摄像机的对比度对焦位置包括所述第二摄像机的对比度对焦移动方向。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机进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过程中”可以表示第一摄像机在开启相位检测对焦之后至相位检测对焦结束之前的时间段中的全部或部分时间。换句话说,“第一摄像机进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过程中”可以表示第一摄像机在开启CDAF对焦之前的一个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处理器可以在所述第一摄像机进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摄像机的一个或多个相位对焦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摄像机的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摄像机移动至所述至少一个相位对焦位置;实现处理器并行控制两个摄像机的对焦,使得不支持PDAF功能的第二摄像机同步支持PDAF功能的第一摄像机的对焦行为,实现不支持PDAF第二摄像机的快速对焦,能够降低整体对焦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