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悬臂旋转开合屋盖钢平台及其加工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46837.9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观根;何挺;周烽;游桂模;周俊;王永梅;万敬新;刘贵旺;应佳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16 | 分类号: | E04B7/16;E04G1/15 |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 地址: | 311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旋转 开合屋盖钢 平台 及其 加工 技术 | ||
1.一种大悬臂旋转开合屋盖钢平台的加工方法,屋盖钢平台包括桁架杆件(1),所述的桁架杆件(1)的上部设有平台板(2),所述的桁架杆件(1)中设有与平台板(2)固定的拉板组件;
所述的桁架杆件(1)包括上弦杆(3)、中弦杆(4)和下弦杆(5),所述的中弦杆(4)位于上弦杆(3)与下弦杆(5)间,所述的上弦杆(3)、中弦杆(4)和下弦杆(5)通过左腹杆(6)、中腹杆(7)、右腹杆(8)从左至右依次固定;
所述的拉板组件包括拉板(9),所述的拉板(9)嵌入至桁架杆件(1)中并与平台板(2)固定;
所述的下弦杆(5)的直径小于中弦杆(4),所述的下弦杆(5)的直径大于上弦杆(3)的直径,所述的下弦杆(5)与中弦杆(4)间的最大间距小于中弦杆(4)与上弦杆(3)间的最大间距,所述的下弦杆(5)与中弦杆(4)间的间距从左至右逐渐缩小,所述的左腹杆(6)分别与上弦杆(3)、中弦杆(4)、下弦杆(5)呈贯穿式分布,所述的中腹杆(7)分别与上弦杆(3)、中弦杆(4)、下弦杆(5)呈贯穿式分布,所述的右腹杆(8)分别与上弦杆(3)、中弦杆(4)、下弦杆(5)呈贯穿式分布,所述的左腹杆(6)、中腹杆(7)、右腹杆(8)分别呈弧状分布;
所述的拉板(9)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的桁架杆件(1)的外壁与平台板(2)间通过若干连续分布的支撑肋板(10)定位;
所述的平台板(2)与桁架杆件(1)间设有支撑组件,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贯穿板(11),所述的贯穿板(11)分别贯穿上弦杆(3)、中弦杆(4)、下弦杆(5)、左腹杆(6)、中腹杆(7)、右腹杆(8),所述的桁架杆件(1)的上部与贯穿板(11)间通过支撑板(12)进行固位,所的支撑板(12)的上部呈平面状,所述的上弦杆(3)中支撑板的上部、中弦杆(4)中支撑板的上部、下弦杆(5)中支撑板的上部、左腹杆(6)中支撑板的上部、中腹杆(7)中支撑板的上部、右腹杆(8)中支撑板的上部形成同一水平面的支撑板平台,所述的支撑板平台与平台板(2)固定;
所述的支撑板平台的平台平面度控制在1.0mm以内;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钢平台零部件下料:
1、平台桁架杆件下料采用多维数控相贯面切割机;
2、平台板、支撑板、支撑肋板的下料采用数控—直条切割机;
3、零部件气割下料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下料允许偏差
(二)、桁架杆件组装:
1、复核桁架杆件钢管的编号、材质、尺寸及偏差信息,无误后进入桁架组装;
2、先定位上弦杆、中弦杆和下弦杆,然后组装左腹杆、中腹杆、右腹杆,控制杆件各端部中心的高差,以确保桁架组装精度满足设计要求;组装焊接采用热输入量较小的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左腹杆、中腹杆、右腹杆两端同时施焊,焊接工艺参数如表2:
表2 焊接工艺参数
(三)、支撑组装:
1、桁架杆件上的支撑板是由两侧竖板、上面盖板和两端端板组成,其厚度均为30mm;组装顺序为:先组装两侧的竖板,然后组装上面的盖板,最后组装端部封板;
2、支撑焊接采用热输入量较小的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参数如表2:
(四)、平台板组装:
1、组装用的平台板厚度为45mm,待开合屋盖钢平台组装完成后,铣削至40mm厚;
2、平台板平放在水平胎架上,在钢板上画出杆件的组装定位线;
3、将组装好的杆件吊至平台板上,对齐组装定位线并焊接,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五)、拉板、肋板组装:
在平台板上画出拉板和支撑肋板的组装定位线,先组装拉板后组装支撑肋板;拉板先主后次,支撑肋板则由中间向两边对称装,焊接采用热输入量低的CO2气体保护焊;
(六)、钢平台机加工:
1、钢平台组焊完成并在外形尺寸检查合格后,在大型龙门镗铣床上进行钢平台的铣削加工;
2、钢平台定位控制杆件各端部中心高度差与设计要求一致,然后将平台板铣削至40mm厚;
3、铣削后的钢平台平面度采用百分表测量,平面度应控制在1.0mm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8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通风型平瓦屋面屋脊结构
- 下一篇:大面板集成吊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