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6722.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涛;孙龙;潘翠连;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王子跃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空调器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上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的进气端设置于气液分离器内部,第一出气管的出气端连接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二出气管的进气端伸入于气液分离器内部且设置于气液分离器的顶部,第二出气管的出气端连接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该空调器以及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均基于上述制冷系统。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压缩机启动过程的液击问题、平稳运行过程的液击问题以及运行过程的回油问题,并且起到调节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安全系数,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是压缩机,压缩机也被称作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也和空调等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关系,而压缩机损坏的两大杀手分别是回油不良和液击问题。
针对液击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压缩机进气口处安装气液分离器解决问题。如图1所示,在压缩机10的吸气口前安装一个气液分离器20,气液分离器20的外部是一个圆柱形罐体,该罐体顶部有两根管子(一根进气管30,一根出气管),从储罐内部剖面图来看,U型管是出气管,L型管是进气管,其中该U型管设置于气液分离器内部一端为进气端201,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为出气端202。该现有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20的进气管30进入,到达气液分离器的缓冲腔,在缓冲腔内气流成旋涡状流动,气流中的一些油滴和液滴受重力的作用会沿壁面下沉聚集到现有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而制冷剂蒸气会聚集在现有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压缩机会从U型管顶部出气端202处将制冷剂蒸气吸入,从而达到气液分离的作用。
但是,该系统长期运行后,油滴会越来越多的聚集到现有气液分离器20的底部,润滑油无法回到压缩机,长期以往会导致压缩机缺油,压缩机缺油会使运动部件发生干摩擦,干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严重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因此气液分离器的U型管底部常设有回油孔203,目的是为了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能从回油孔不断地回到压缩机内。但是,当制冷系统停机后会有制冷剂液体储存在气液分离器当中,U型管底部的回油孔会被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所以U型管内也会存有制冷剂液体,当压缩机再次启动后,制冷剂液体会被吸入到压缩机中造成液击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压缩机启动过程的液击问题、平稳运行过程的液击问题以及运行过程的回油问题,并且起到调节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安全系数,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回气口处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包括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进气端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出气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二出气管的进气端伸入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部且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出气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可实时监测所述出气管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可实时监测所述出气管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出气管为U型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U”型底部设置有回油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或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制冷系统,以及可控制所述制冷系统运行的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