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及加热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46596.8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5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维;刘剑;惠建权;胡硕;黄新民;阮艺斌;邓波;王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片 吸烟装置 加热 加热壳体 加热体 外壳体 支撑管 加热单元 气流腔 燃烧 封盖 常温空气 加热控制 降温效果 空气预热 外界气体 电加热 电阻丝 进气孔 预热 槽口 抽吸 卡入 紧贴 体内 外围 包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能够解决空气预热问题,此外,通过常温空气预热带走热量,从而使外围电加热吸烟装置外表面达到降温效果,提高抽吸体验。本发明一种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加热体内置于外壳体,包括加热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加热壳体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撑管、加热片和封盖;所述支撑管具有气流腔;所述加热片紧贴于所述支撑管且所述加热片上设有电阻丝,外界气体经所述外壳体上的进气孔流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加热壳体之间的空隙,并由下至上流过所述气流腔;所述封盖包围所述加热片,且内侧具有卡入所述加热片的槽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的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新型烟草作为传统香烟降焦减害的替代品逐渐发展起来。传统香烟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通过对烟草加热产生烟气,以供使用者吸食,其有害物质的释放量大大降低。
传统电加热吸烟装置,进入加热腔或加热单元内的气体为常温空气,从而容易导致可抽吸材料内烟气冷却和气流温度不均匀,影响吸食口感。因此对空气进行预热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现有的电加热吸烟装置隔热构件不够合理,在进行加热抽吸时,由于降温处理不完善,吸烟装置外表面易产生灼烫感,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能够解决空气预热问题,此外,通过常温空气预热带走热量,从而使外围电加热吸烟装置外表面达到降温效果,提高抽吸体验。
本发明一种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加热体内置于外壳体,包括加热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加热壳体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撑管、加热片和封盖;所述支撑管具有气流腔;所述加热片紧贴于所述支撑管且所述加热片上设有电阻丝,外界气体经所述外壳体上的进气孔流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加热壳体之间的空隙,并由下至上流过所述气流腔;所述封盖包围所述加热片,且内侧具有卡入所述加热片的槽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为多边形结构,每一面上均对应设置一所述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封盖的形状与所述支撑管的形状相吻合,每一面上均设有所述槽口。
优选的,所述电阻丝采用焊接或粘接方式紧贴在所述加热片的外表面,并位于靠近所述支撑管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加热壳体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围所述加热单元。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加热壳体隔热构件,所述隔热构件包围所述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加热壳体的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位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底部。
上述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的加热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首先通过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将气流腔内的烟草材料持续预热;
其次判断上述预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烟草材料进行间断性加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外界气体(通常为常温气流)经进气孔进入外壳体内部,流经外壳体与加热壳体之间的缝隙,然后到达气流腔的底部,最后由下至上流过气流腔。使用者在抽吸烟草材料时,气流源源不断的从进气孔进入,由气流腔进入烟草材料内部,然后提供给使用者吸食。当常温气流经过外壳体与加热壳体之间的空隙时,加热壳体的余热对气流产生预热功能,使气流温度上升后进入烟草材料内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使烟气冷凝带来的不良口感,带来了良好的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