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凝剂泵送系统以及速凝剂加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6500.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填;魏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鹏翔星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3/00 | 分类号: | F04B13/00;E21D11/10;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凝剂泵送 系统 以及 速凝剂 加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速凝剂泵送系统以及速凝剂加注设备,涉及混凝土湿喷设备领域,速凝剂加注设备包括混凝土喷头和速凝剂泵送系统,速凝剂泵送系统包括速凝剂箱、速凝剂泵以及计量控制机构,速凝剂泵包括泵体、入口管道、出口管道以及驱动件,速凝剂箱与入口管道的一端连接,入口管道的另一端与泵体的入口端连接,出口管道与泵体的出口端连接,驱动件与泵体连接。计量控制机构包括流量计和控制器,流量计连接于出口管道,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和驱动件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速凝剂泵送系统,能够通过流量计和控制器实时调节速凝剂流量,且调节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湿喷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速凝剂泵送系统以及速凝剂加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基建工程的开展,对各种工程机械有了更加广泛的需求。在隧道全断面混凝土喷射作业、道路边坡支护混凝土喷射作业、地下大型洞室混凝土喷射作业中,会用到干喷机、湿喷机或者混凝土喷射机。其中,湿喷方式的设备进行喷射作业时,通过泵送设备输出混凝土,通过速凝剂泵输出速凝剂,混凝土和速凝剂在喷嘴处混合后输出。湿喷方式在大规模喷射作业时具有很大优势:粉尘少、回弹低、物料拌和均匀、质量易管理、性能稳定、混凝土强度高。
在现有技术中,速凝剂的添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变频电机带动蠕动泵实现速凝剂的输送与流量改变,测速通过接近开关测量泵转速;另一种通过马达带动螺杆泵,实现速凝剂的输送与流量改变,测速通过接近开关测量泵转速。速凝剂的量随着泵送排量与施工位置进行自动调节,施工对速凝剂的量要求很高,量少受喷面上的混凝土粘结困难,大量脱落,影响施工进度,造成原材料浪费,量多了影响强度,且速凝剂价格昂贵,且是消耗品。当通过马达带动螺杆泵时,往往会出现调节精度低、难以把握加入的速凝剂的量的情况,造成速凝剂不足或者速凝剂的浪费。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调节精度高,且能够实时调节速凝剂流量的速凝剂泵送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凝剂泵送系统,其调节精度高,且能够实时调节速凝剂流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凝剂泵送设备,其调节精度高,能够实时调节速凝剂流量并提高混凝土的喷射质量。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速凝剂泵送系统,包括速凝剂箱、速凝剂泵以及计量控制机构,速凝剂泵包括泵体、入口管道、出口管道以及驱动件,速凝剂箱与入口管道的一端连接,入口管道的另一端与泵体的入口端连接,出口管道与泵体的出口端连接,驱动件与泵体连接,用于驱动泵体;计量控制机构连接于出口管道,用于控制出口管道的通过流量。
进一步地,计量控制机构包括流量计和控制器,流量计连接于出口管道,用于测量出口管道中的速凝剂流量,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和驱动件连接,用于依据速凝剂流量向驱动件发出反馈信号,驱动件依据反馈信号调节泵体的通过流量。
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液压马达和液压驱动阀,液压马达与泵体连接,液压驱动阀与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道连接并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反馈信号并依据反馈信号调整液压马达的转速。
进一步地,计量控制机构还包括显示盘,显示盘固定连接于流量计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显示速凝剂流量和预设理论流量。
进一步地,速凝剂泵送系统还包括清洗控制机构,清洗控制机构包括水箱、切换阀以及清洗管道,入口管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切换阀设置在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清洗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切换阀,另一端连接于水箱,计量控制机构与切换阀连接。
进一步地,切换阀包括阀体和电控阀叶,阀体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一阀口与第一段连接,第二阀口与第二段连接,第三阀口与清洗管道连接,电控阀叶容置在阀体内并与计量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阻断第一阀口或第三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鹏翔星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鹏翔星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