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脉图像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6292.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3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峰;胡星;赵飞;龚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图像 偏振光片 偏振光 成像组件 采集物 开孔 红外光 采集设备 采集装置 自然光 打光 放入 红外光照射 红外光源 偏振处理 手指位置 用户使用 主体侧面 非平行 开口处 偏振 入射 透射 预设 成像 开口 发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图像采集装置,主体设置有供自然光入射的开口,且第二偏振光片设置在开口处;主体侧面设置有开孔,供待采集物放入;红外光源设置在主体中,用于发射红外光照射从开孔放入的待采集物;成像组件设置在主体内,用于接收透射过待采集物的红外光,以进行静脉图像成像;第一偏振光片设置在主体内,且位于成像组件和开孔之间,用于对射向成像组件的红外光和第一偏振光进行偏振处理,第一偏振光为自然光经第二偏振光片起偏后产生的偏振光;第一偏振光片和第二偏振光片的偏振方向呈非平行的预设角度。解决了上打光静脉图像采集设备会造成用户使用时不能看到自己手指位置及侧打光静脉图像采集设备会引起静脉图像过曝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验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图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方面对于快速有效的自动身份验证的迫切要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作为人的一种内在属性,并且具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及个体差异性,生物特征成为了自动身份验证的理想依据。当前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静脉识别和人脸识别等。
静脉识别技术是通过采集手指或手掌中静脉图像,并对静脉图像进行活体识别来达到身份验证的目的,具有高度防伪、活体检测、高度准确、适应性强和简便易用的特性。
现有的静脉图像采集设备从光源照明结构上可分为上打光和侧打光两类。上打光静脉图像采集设备的光源在手指上方,为了避免外界光线对于手指静脉图像的影响,一般在手指上方设置不透明罩,但这样就使得用户使用时不能看到自己手指位置,严重影响使用体验;侧打光静脉图像采集设备的光源在手指一侧或两侧,手指上方并未设置不透明罩,在外界强光照明下,存在静脉图像过曝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图像采集装置,解决了上打光静脉图像采集设备会造成用户使用时不能看到自己手指位置及侧打光静脉图像采集设备会引起静脉图像过曝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主体、成像组件、红外光源、第一偏振光片和第二偏振光片;
所述主体设置有供自然光入射的开口,且所述第二偏振光片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所述主体侧面设置有开孔,供待采集物放入;
所述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用于发射红外光照射从所述开孔放入的所述待采集物;
所述成像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用于接收透射过所述待采集物的红外光,以进行静脉图像成像;
所述第一偏振光片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位于所述成像组件和所述开孔之间,用于对射向所述成像组件的所述红外光和第一偏振光进行偏振处理,所述第一偏振光为所述自然光经第二偏振光片起偏后产生的偏振光;
所述第一偏振光片和所述第二偏振光片的偏振方向呈非平行的预设角度。
优选地,
所述的静脉图像采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像组件和所述开孔之间的红外滤光片。
优选地,
所述红外滤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光片和所述成像组件之间。
优选地,
所述第一偏振光片设置在所述红外滤光片和所述成像组件之间。
优选地,
所述第一偏振光片与所述红外滤光片贴合。
优选地,
所述第一偏振光片设置在所述成像组件处或悬空于所述红外滤光片和所述成像组件之间。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