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6088.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光;杨萌柯;曾若兰;张诗冉;阳孟谷;邢颖;宋佼蓉;张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3/18 | 分类号: | B07C3/18;G06Q50/32;H03M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邮政编码 子区域 区域编码 编制 投递 第一区域 分拣效率 区域对应 字符位数 面积和 准确率 服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目标邮政编码包括邮政编码段和区域编码段,具体包括:对于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将区域对应的邮政编码作为邮政编码段;根据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面积和第一区域集的总面积,获得子区域半径,根据子区域半径,将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划分为多个第一子区域;将任一第一子区域的编号作为任一第一子区域的区域编码段,或,将任一第二子区域的编号作为任一第二子区域的区域编码段。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表示到末端投递区域,能够提高邮件的分拣效率。在上述编码的基础上,还可再增加一定的字符位数,从而让新型邮政编码精确到楼,从而提高末端投递的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邮政编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作为电子商务主要支撑,我国的快递业务量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作为起到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职能的邮政编码使用率却在逐渐降低。
快递业迅猛发展下催生的快递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经营管理分散,产业集中度又相对较高。由于所在地区和公司职能部门的分割,加之众多的物流企业各自为营,企图做到“小而全”,物流市场被极度分散。同时,物流企业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人员、技术、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明显。
综上所述,快递业务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提升分拣效率的需求,我国现行邮政编码却因为容量小、分位较粗,无法提供具体快件投递区域信息,因此无法满足当前邮政快递业的高速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目标邮政编码包括邮政编码段和区域编码段,具体包括:对于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将所述区域对应的邮政编码作为所述邮政编码段;根据所述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面积和第一区域集的总面积,获得子区域半径,根据所述子区域半径,将所述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划分为多个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集中包括所述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内的多个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的人口密度大于预设数值;
对所述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中的任一第一子区域和任一第二子区域进行编号,将所述任一第一子区域的编号作为所述任一第一子区域的区域编码段,或,将所述任一第二子区域的编号作为所述任一第二子区域的区域编码段。
优选地,所述目标邮政编码还包括楼栋编码段,所述楼栋编码段包括第一经度编码和第一纬度编码;相应地,对所述任一第一子区域中的任一楼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任一第一子区域中的基准点;根据所述任一楼栋的经度与所述基准点的经度,获取所述任一楼栋的第一经度编码;根据所述任一楼栋的纬度与所述基准点的纬度,获取所述任一楼栋的第一纬度编码。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任一楼栋的经度与所述基准点的经度,获取所述任一楼栋的第一经度编码,具体包括:比较所述任一楼栋的经度与所述基准点的经度,确定所述任一楼栋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方位;若所述任一楼栋在所述基准点的东边,则所述任一楼栋的经度编码为1,若所述任一楼栋在所述基准点的西边,则所述任一楼栋的经度编码为0。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任一楼栋的纬度与所述基准点的纬度,获取所述任一楼栋的第一纬度编码,具体包括:根据纬度差的绝对值,获取所述任一楼栋的第一纬度编码,所述纬度差为所述任一楼栋的纬度的秒数与所述基准点的纬度的秒数之差。
优选地,所述第一维度编码包括第一码值和第二码值;相应地,所述根据纬度差的绝对值,获取所述任一楼栋的第一纬度编码,包括:若判断获知所述纬度差的绝对值小于10,将所述纬度差的绝对值作为所述第二码值,将所述第一码值设置为0;若判断获知所述纬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0,将所述维度差的绝对值的十位数值作为所述第一码值,将所述维度差的绝对值的个位数值作为所述第二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