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内壁除气泡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5809.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栋;张志义;李可;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6 | 分类号: | G21C15/1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被检测物 浮游 围板 检测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 超声检测技术 除气泡装置 核反应堆 保证装置 堆内构件 管道内壁 横向位置 检测装置 检查装置 角度一致 螺栓检查 前后伸缩 前后运动 人员操作 探头旋转 运动性能 检测物 滚珠 贴合 吊装 头顶 技能 运输 检查 | ||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游式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围板螺栓检查装置。该检查装置结构小巧,运输、吊装和操作比较方便,对浮游装置的运动性能要求低,对人员操作技能也不高,检查效率高。本发明保证装置工作时,始终有两面与围板通过滚珠贴合,使得检测时有两个面的基准,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检测装置中的探头可以进行横向运动,前后运动以及旋转,探头的横向移动可以将探头送至检测物的横向位置,探头的前后伸缩可以将探头顶至被检测物的顶部,探头旋转可以使探头角度与被检测物的角度一致,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内壁除气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核反堆压力容器的主管道和安注管是核设备中最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核电厂的运行安全,按照相关标准,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地无损检查。
对主管道和安注管焊缝的检查主要包括:超声、视频和射线。检查时,整个压力容器充满水,由于一些原因比如:设备自身产生的气泡、管道因温差定期产生的气泡管道内壁会产生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一般会汇集的管道的最上部。这些气泡会对超声检查和视频检查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水浸超声检查。这些气泡除非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从管口排出,正常情况在管道上面会保留一排气泡,个别的管道中间还有缩口,那么缩口内部的气泡更难去除。因此,必须采取去除这些气泡。
目前,常用的管道内部除气泡方法主要包括:
1气泡扫除法:用海绵、布或刷子等工具,贴着管道上部,把气泡由内到管口扫出,可以用手动或自动方法操作。
2喷水除气泡法:在管道内部设置一个喷水口,喷水口与水泵相连,喷水口朝上并向管口方向偏。除气泡时,喷水口喷出大量的高压水,同时喷水口水平向管口平移,把气泡冲到管口。
这两种除气泡法对于直管道都没有问题,针对带缩口的管道,且完全不能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内壁除气泡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采用柔性软管,不但能对直管道进行除气泡,还能对带缩口的管道进行除气泡。该方法效果明显,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内壁除气泡装置包括:滑块组件、直线驱动组件、主气管、抽气装置、浮球、软管、气管接头、直线轴承、螺母、滑块、前支撑座、导向轴、后支撑座和丝杠;
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前后两端固定在管道内,直线驱动组件包括前支撑座、两根导向轴、后支撑座和丝杠,所述每根导向轴的一端固定在前支撑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后支撑座上,丝杠设置在两根导向轴中间,并通过若干个轴承支撑在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轴向电机驱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滑块组件在直线驱动组件上轴向移动;
滑块组件包括主气管、抽气装置、浮球、软管、气管接头、两个直线轴承、螺母和滑块;所述直线轴承固定在滑块的两端,两个直线轴承与两根导向轴构成直线运动副,
螺母固定在滑块中间,与丝杠构成丝杠螺母副,气管接头共2个,分别安装在滑块的上部和后部,并通过滑块的内部的通道互通;
软管的下部与设置在滑块上部的气管接头连接,软管的上部与浮球连接;
主气管的一端与设置在滑块后部的气管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抽气装置连接。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内壁除气泡装置,所述直线驱动组件还可以采用直线导轨副或齿轮齿条或同步带。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内壁除气泡装置,所述软管采用柔软的气管。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内壁除气泡装置,所述浮球是一个两头通气的零件,其材料采用较低密度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