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应急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5793.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少华;曹维兵;肖凯旋;赵大勇;欧阳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5;F24F11/64;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冯小梅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应急 制冷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数据中心应急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室外机(100)和与所述室外机(100)连接的室内机(200),所述控制器(1)分别连接所述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并根据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室外机(100)和/或室内机(200)的工作模式;
所述室外机(100)包括用于水循环的供水系统(110)、用于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增压单元(130)、以及用于水循环回路与制冷剂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的水冷冷凝器(120);
所述供水系统(110)包括与所述水冷冷凝器(120)连接、为所述水冷冷凝器(120)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系统(112),以及与所述水冷冷凝器(120)连接、为所述水冷冷凝器(120)提供冷冻水的蓄冷系统(111),所述冷冻水的温度低于所述冷却水的温度;
所述制冷剂增压单元(130)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120)和所述室内机(200),并将制冷剂运送至所述室内机(200);
所述水冷冷凝器(120)包括进行热交换的两个换热部,分别为设置在所述水循环回路中的第一换热部(121)和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第二换热部(122),所述第一换热部(121)连接所述蓄冷系统(111)和所述冷却水系统(112),所述第一换热部(121)通过冷却水系统(112)提供的冷却水或蓄冷系统(111)提供的冷冻水与所述第二换热部(122)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降温;
所述制冷剂增压单元(130)包括用于存储制冷剂的储液罐(131)和为制冷剂增压的制冷剂泵(132);所述室内机(200)包括蒸发器(210)和压缩机(220);所述水冷冷凝器(120)、储液罐(131)、制冷剂泵(132)、蒸发器(210)和压缩机(220)之间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
所述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检测室外温度并将室外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对所述室外温度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所述蓄冷系统(111)和所述冷却水系统(112)的工作状态;
所述蓄冷罐(1112)设有自动泄水阀;所述蓄冷系统(111)还包括与所述自动泄水阀连接的蓄冷控制器和与所述蓄冷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蓄冷罐(1112)内的冷冻水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蓄冷罐(1112)内的冷冻水温度并将冷冻水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蓄冷控制器,所述蓄冷控制器对所述冷冻水温度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控制所述自动泄水阀打开以排空所述蓄冷罐(1112)内的冷冻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应急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动力循环模式和泵动力循环模式:所述压缩机动力循环模式和泵动力循环模式并联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应急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系统(111)包括用于将水处理成冷冻水的蓄冷冷水机组(1111)、蓄冷水泵(1114)、用于存储冷冻水的蓄冷罐(1112)以及用于将所述蓄冷罐(1112)中的冷冻水送至所述水冷冷凝器(120)的冷冻水泵(1113);
所述蓄冷冷水机组(111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蓄冷罐(1112)的进水端,所述蓄冷罐(111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蓄冷冷水机组(1111)的进水端,所述蓄冷水泵(1114)设置在所述蓄冷冷水机组(1111)的出水端与所述蓄冷罐(1112)的进水端之间;
所述蓄冷罐(1112)的出水端还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120)的进水端,所述水冷冷凝器(120)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蓄冷罐(1112)的进水端,所述冷冻水泵(1113)设置在所述蓄冷罐(1112)的出水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120)的进水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应急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系统(111)还包括为所述蓄冷罐(1112)供水的应急补水装置(1115),所述应急补水装置(1115)与所述蓄冷冷水机组(1111)之间并联后与所述蓄冷水泵(111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7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