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及农田综合环境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5230.9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延;刘建圻;欧启标;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环境 农田 检测装置 检测模块 站点 监测模块 监控系统 气候状况 土壤参数 主控制器 灌溉水 输入端 水质监测模块 农作物品质 输出端信号 无线网络 水质 输出 检测 农户 种植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及农田综合环境监控系统,该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汇总站点和检测模块,所述汇总站点的输入端通过ZigBee通讯网络与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汇总站点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灌溉水水质监测模块、土壤参数监测模块和农田气候状况监测模块。该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对灌溉水水质、土壤参数和农田气候状况进行检测,为农户科学化种植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农田效益和提升农作物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及农田综合环境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农田又称为耕地,指用于农业生产的用地,是一种不可继续增长的自然资源。而近年来我国土壤受污染状况日趋严重,地球化学探索杂志调查发现,我国目前清洁土壤仅为60%;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土壤污染主要是由铜、镉、汞、铅等重金属造成的,而且大多是人为活动所致。
重金属污染很容易通过食物链而富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耕地土壤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对重金属离子浓度的有效检测,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来源于耕地土壤中本身存在的重金属以及对耕地进行灌溉的灌溉水中的重金属。传统的污染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采集样品,再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完成的,该传统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实时性差、周期时间长、监测范围小、采样误差大等缺点。现有农田环境检测系统只实现土壤参数部分数据检测,并没有对灌溉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得到的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检测结果比较片面,可能导致种植者无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和解决。
鉴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及农田综合环境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对耕地土壤重金属进行准确全面的检测,从而为农户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和解决提供依据,而且能够监测灌溉水水质、土壤参数和农田的气候等各项参数,及时反映灌溉水水质状况、土壤肥力及受污染情况和作物生长环境及状况,可以为农户科学化种植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农田效益和提升农作物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及农田综合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灌溉水水质监测模块、土壤参数监测模块和农田气候状况监测模块,可以同时对灌溉水水质、土壤参数和农田气候状况进行检测,为农户科学化种植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农田效益和提升农作物品质。
为实现上述设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农田综合环境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汇总站点和检测模块,所述汇总站点的输入端通过ZigBee通讯网络与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汇总站点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灌溉水水质监测模块、土壤参数监测模块和农田气候状况监测模块。
其中,所述灌溉水水质监测模块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一传感模组,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感模组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
所述土壤参数监测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器、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传感模组,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传感模组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
所述农田气候状况监测模块包括第三微处理器、第三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三传感模组,所述第三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传感模组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