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xene包覆多孔硅的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5219.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冯金奎;安永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xene 多孔 复合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xene包覆多孔硅的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合金粉与MAX相材料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冷却后得表面有MAX相包覆层的硅合金粉末。(2)将步骤(1)得到的硅合金的粉末加入到氢氟酸中,在0‑90℃反应0.5‑48小时,待反应无气泡生成,过滤,将固体洗涤,真空干燥,即可得到Mxene包覆的纳米多孔硅基复合物。本发明采用Mxene包覆层,克服了Si导电性差的问题,使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硅导电性,循环稳定性更好,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能更好地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实现大规模生产,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xene包覆多孔硅的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其高的比能量、自放电小、绿色环保、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经作为电动汽车和电池产品最有前景的电源体系。目前锂电池常用的负极主要是石墨类材料,其理论容量只有372mAh/g,这严重限制了锂电池的性能的整体提高,所以开发新型的比能量高的负极材料尤为重要。
金属硅和锂可以形成硅锂合金(Li4.4Si),其理论比容量达到了4212mAh/g,并且硅的储量丰富,来源广泛,是一种理想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硅作为负极材料也有一些缺点:(1)价格昂贵,制备困难。通常纳米的硅通常是由高能球磨法或CVD法制得的,所用设备昂贵,产率低,成本高。(2)金属硅在储锂过程中体积膨胀,从而造成极片粉化脱落,导致电池性能衰减。(3)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倍率性能。
解决上述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硅多孔化,形成多孔硅;但是,由于单一的多孔硅的导电性差,因此需要将多孔硅与一些碳材料或导电聚合物进行复合,从而在增加其导电性。例如,专利CN 106058167A公开了一种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采用碳包覆层和/或聚合物包覆层包覆多孔硅,这种方法既能解决硅存在的问题,又能提高多孔硅的导电性,成本低,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专利CN106058167A公开了一种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硅基合金及包覆在多孔硅基合金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碳包覆层和/或聚合物包覆层,所述多孔硅基合金中硅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95%,所述碳包覆层的质量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10%,所述聚合物包覆层为导电聚合物包覆层、交联聚合物包覆层或特定官能团聚合物包覆层,其中导电聚合物包覆层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50%,交联聚合物包覆层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10%,特定官能团聚合物包覆层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50%。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制备多孔硅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表明的包覆层的导电性有限,对硅的性能提升有限。因此开发一种高导电性的包覆材料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制备多孔硅的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多孔硅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多孔硅基复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MAX相先包覆,再制备多孔硅的方法,很好地克服了多孔硅存在的问题,Mxene是一种过渡族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高的导电性。使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硅导电性,循环稳定性更好,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Mxene包覆多孔硅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硅合金粉与MAX相材料混合均匀,煅烧、冷却,得表面包覆有MAX包覆层的硅合金粉末;
将上述表面包覆有MAX包覆层的硅合金粉末进行酸蚀、过滤、洗涤、干燥,即得Mxene包覆的纳米多孔硅基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