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优异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872.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通华;付武昌;蔡青;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06;C08K13/02;C08K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压 聚丙烯材料 制备 高密度聚乙烯 滑石粉 聚丙烯 云母 聚丙烯结晶 改善材料 重量配比 抗氧剂 高径 细化 压痕 添加剂 替代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丙烯68~89%,滑石粉0~15%,云5~15%,高密度聚乙烯4~10%,抗氧剂0.1~1%,其它添加剂0.1~2%。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通过采用高径厚比的云母部分替代滑石粉的方法,有效改善了聚丙烯材料的抗压痕性能。2、高密度聚乙烯的加入使得聚丙烯结晶细化,可降低材料的压痕深度,改善材料的抗压痕性能。3、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抗压痕聚丙烯材料的方法简单可行、易于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是通过采用高径厚比的云母部分替代滑石粉和使用高密度聚乙烯来提高聚丙烯材料的抗压痕性能,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和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因其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综合性能好以及易于加工回收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通用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器、日用品及家具包装等各个领域。随着聚丙烯材料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改性聚丙烯材料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聚丙烯材料的表面硬度较低,用其生产的部件如汽车仪表板、门板、立柱等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硬物的碰擦,表面形成缺陷从而影响外观。像大众汽车对聚丙烯材料的抗压痕性能做了明确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发具有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
目前对聚丙烯材料抗压痕性能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改善材料的耐划伤性能上,如中国专利CN201610374640.8公开了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CN201410135179.1公开了一种具有耐划伤及高光泽免喷涂美学效果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CN201110283014.5公开了一种耐划伤及抗应力发白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这些专利大都通过添加酰胺类或聚硅氧烷系等耐划伤剂来提高聚丙烯材料的耐划伤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这种抗压痕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提高聚丙烯材料的抗压痕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具有高径厚比的云母部分替代滑石粉和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优异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优异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中,
所述的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或是它们的组合物,其熔体流动速率为5~70g/10min,测试条件为230℃×2.16kg。
所述的滑石粉,其粒径范围为1~10μm。
所述的云母为径厚比>80的绢云母,其粒径范围为5~15μm。
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41~0.960g/cm
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其中主抗氧剂选自受阻酚或硫酯类抗氧剂;辅抗氧剂选用亚磷酸盐或酯类抗氧剂。
所述的其它添加剂为各种颜色添加剂、光稳定剂和各种酯类或脂肪酸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具有优异抗压痕性能的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