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羽绒被的缝制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768.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毛凤伟;杜达生;朱志良;朱正祥;朱锡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2 | 分类号: | A47G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缩性 羽绒被 缝制 连接布片 涤纶布 羽绒 传热 保暖效果 单元对齐 可伸缩性 尼龙布片 干爽 尼龙布 被面 布片 通气 堵住 保证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羽绒被的缝制方法及结构,所述缝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基准布、若干回缩性布片及若干连接布片三者依次叠在一起,形成一个被单元;再将两个被单元对齐,将两个被单元上的连接布片一一对应缝制在一起;最后将两片基准布的四周沿一一对应缝制在一起。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充分利用了回缩性尼龙布(或回缩性涤纶布)的可伸缩性,使得羽绒被被面(基准布)与线之间的空隙被回缩性尼龙布片(或回缩性涤纶布片)封堵住,保证了羽绒被内的羽绒无法从此空隙中钻出去;同时羽绒被内部的传热与通气良好,保证了羽绒的干爽以及内部温度的均匀,保暖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绒被的缝制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羽绒被由于保暖效果好,重量轻,深受人们喜爱。现在羽绒被普遍采用如下结构:两块布被缝合在一起形成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充绒空间,羽绒填充在这些充绒空间内。由于被子是完全贴合人体的,故被子使用的布料一般是棉布或丝绸布或涤纶布或丝棉交织布或涤棉交织布,在缝制过程中,针穿过布料会留下针孔,且针孔的直径与针的直径相等,但线的直径远远小于针孔的直径,而棉布、丝绸这些面料的伸缩性能非常差(几乎不能收缩),故针在这些面料上戳一个洞,其面料纱线有可能会被戳断,这个洞几乎就不会有任何变化,甚至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渐渐变大,故针孔与线之间会留下一个空隙,而较小的羽绒会从这个空隙中钻出来(即人们常说的“羽绒被跑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羽绒被的缝制方法及结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羽绒被的缝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基准布、若干回缩性布片及若干连接布片三者依次叠在一起,形成一个被单元;
再将两个被单元对齐,将两个被单元上的连接布片一一对应缝制在一起;
最后将两片基准布的四周沿一一对应缝制在一起。
在上述结构中,被子的两个被面(即上文中说的基准布)并不是直接缝制在一起的,而是通过两块连接布连接在一起的,而每片连接布与每片基准布之间都设置有一块回缩性布片。这种回缩性布片从纺纱,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工序均精选原料和处理剂,使其在被针扎时其纱线不会断掉而是往外挤开,待针抽开后,该面料有自动回缩针孔直到完全消失的恢复能力,故针在面料上戳一个洞,这个洞会慢慢的变小直至消失。在连接布片与基准布片之间设置一块回缩性布片,线将三者缝制在一起后,基准布上的小洞依然不会消失,但这个小洞紧紧贴着一块回缩性布片,而回缩性布片会将这个小洞的洞口堵死,保证了羽毛无法从这个小洞里面钻出去。同时两片基准布之间的连接是靠连接布片连接,故当人们在拉扯被子的两块面料时(即本文说的基准布),力不会传递到回缩性布片上,确保回缩性布片不会被拉扯碎,保证了基准布上的小洞与回缩性布片之间不会出现空隙。当全部的相互配对的连接布片缝制在一起后,会在两块基准布之间形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充绒空间,为了保证这些相互独立的充绒空间之间能留有通道,具体在缝制时,将两块相互配对的连接布片部分缝制在一起,空出一部分不缝制在一起形成一个通道,充绒机械利用此通道给被子填充羽绒。
在上述方案中,羽绒被的被面(基准布)与线之间的空隙被尼龙布封堵住,羽绒被内部的羽绒无法从羽绒被被面(基准布)与线之间的缝隙跑出去。
可选的,所述连接布片为针织经编布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放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温的保暖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