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微生境改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4697.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于鲁冀;吕晓燕;栗晓燕;张文生;李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E02B3/06;C02F1/6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生境 改善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河流微生境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生植物改善系统和水流动改善系统,水生植物改善系统由在上面种植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种植区(3)构成,种植的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和使水循环起来提高丁坝群之间水域的溶解氧含量,水生植物种植区(3)设置在丁坝群(1)各个丁坝之间的静水区域和各个丁坝的斜坡上,扩大种植面积,使这一周围的水域内的水体溶氧量提高,改善水质,解决河流微生境单一性的问题,水流动改善系统包括浅滩(2)、砾石群和深槽(5),浅滩(2)设置在丁坝群(1)各个丁坝之间的静水区域,水生植物种植区(3)设置在静水区域的浅滩(2)上,浅滩(2)上蜿蜒开设有向丁坝群(1)各个丁坝之间伸入并穿出的深槽(5),深槽(5)便于水流流动,提高水的流动性,浅滩(2)上设有第一砾石群(4a),第一砾石群(4a)由丁坝群(1)各个丁坝之间的深槽(5)包围,第一砾石群(4a)可以改善净化水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微生境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坝群(1)的单个丁坝设置成梯形结构,单个丁坝的斜坡上设有第二砾石群(4b),第二砾石群(4b)可以改善水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微生境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滩(2)的顶部的高度沿着水流方向逐渐降低,可以保证浅滩(2)上的水流能够顺着河流的水流方向流动,提高丁坝群(1)静水区域的水的流动性,也能够增加水的溶氧量,改善水质,解决河流微生境单一性的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微生境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砾石群(4a)、第二砾石群(4b)均设置于水生植物种植区(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微生境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坝群各个丁坝之间的深槽(5)的开口向外敞开并对着水流方向,便于水流进入深槽(5)。
6.一种河流微生境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或2-5任一项所述的河流微生境改善系统,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丁坝群(1)下面的浅滩(2)沿着水流方向倾斜设置,保证水能够正常流动,在浅滩(2)上面开设深槽(5)向丁坝群(1)各个丁坝之间的静水区域延伸,然后贯穿出来,使得流动的水能够从丁坝群(1)中间的静水区内流过,改善水循环,使静水区也动起来,提高溶氧量;
2)在丁坝群(1)各个丁坝之间的深槽(5)包围区域的浅滩(2)上设置第一砾石群(4a),单个丁坝的斜坡上设置第二砾石群(4b);
3)在水生植物种植区(3)内的第一砾石群(4a)和第二砾石群(4b)上种植水生植物,种植的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和使水循环起来提高丁坝群之间水域的溶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6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