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透水自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350.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谦;刘萍;韩森;刘怀莲;魏帅;祝大焦;王剑;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透水 自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透水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之前,一般都有某些征兆。这是从每次透水事故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因此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发生煤矿井下透水事故时,人员只能沿煤矿道上升到地表进行自救,而煤矿道不是竖直向上,都是斜坡缓慢向上穿出地表的,所以减慢了自救逃生的速度,浪费了自救逃生的时间,降低了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透水自救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煤矿井下透水自救装置,包括通风井、自救仓、逃生房,所述通风井下设置有煤矿道,所述煤矿道上设置有地表层,所述地表层上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设置有检修梯,所述通风井内设置有所述自救仓,所述自救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自救仓顶部设置有圆弧顶,所述圆弧顶下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旁设置有警报器,所述照明灯下设置有启动板,所述自救仓前设置有出入门,所述自救仓外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上设置有电动机,所述通风井顶部设置有所述逃生房,所述逃生房前设置有逃生门,所述逃生房顶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下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换气扇。
上述结构中,平时没有透水时,所述换气扇转动将新鲜空气从所述地表层外推入所述煤矿道内,当发生煤矿井下透水时,人员打开所述出入门进入所述自救仓内所述容纳腔内,关上所述出入门,操作所述启动板,所述换气扇停止旋转,所述照明灯点亮,所述警报器发出报警,所述液压缸伸展将所述支撑杆推向所述通风井内壁,所述滚动轮压在所述通风井内壁上,所述电动机启动,带动所述滚动轮转动,所述自救仓向上移动,当到达所述逃生房后,所述电动机停止,人员打开所述出入门和所述逃生门返回地面,完成自救。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所述通风井穿过所述煤矿道和所述地表层,所述通风井呈圆柱形,所述逃生房底部与所述通风井顶部相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所述逃生房和所述自救仓都呈圆柱形,所述逃生房的高度大于所述自救仓的高度,所述自救仓的直径小于所述通风井的直径。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所述轨道槽雕凿在所述地表层内,所述检修梯和所述轨道槽使用间隙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自救仓使用铰链连接,所述液压缸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自救仓使用铰链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所述滚动轮与所述支撑杆使用铰链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滚动轮使用平键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所述支撑杆设置有3个,所述支撑杆在所述自救仓外圆周上呈120度分布。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通风井形成逃生通道,再装入能够自动上升的自救仓帮助在煤矿井下透水时完成自救上升逃生,自救装置直达地面,节省了自救逃生的时间,加快了自救逃生的速度,提高了煤矿井下透水后的自救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煤矿井下透水自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煤矿井下透水自救装置的自救仓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煤矿井下透水自救装置的逃生房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地表层;2、煤矿道;3、轨道槽;4、检修梯;5、通风井;6、自救仓;7、逃生房;8、逃生门;9、容纳腔;10、圆弧顶;11、液压缸;12、支撑杆;13、滚动轮;14、电动机;15、警报器;16、启动板;17、照明灯;18、出入门;19、防护网;20、换气扇;21、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