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336.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泽雄;刘权;毕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伽蓝致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H01S3/2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杂光串扰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路激光器,尤其是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
背景技术
多路激光器同时使用时,它们发射的光信号在经过各种光学元件时,都难免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从而形成杂散光。杂散光经过多次反射、透射后,可能会有少量进入到其他的激光器中,产生干扰,尤其是对背光监控PD的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的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其包括多个激光器,每个激光器均包括一个激光器芯片、一个整形透镜和一个背光监控P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抗杂光组件,所述抗杂光组件包括一个偏振分束器,所述偏振分束器的一侧设置一个将激光器入射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且将反射的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波片;所述偏振分束器内设置一个将来自所述激光器的线偏振光全透射、且将来自所述波片的线偏振光全反射的反射面。
优选的,所述波片为四分之一波片。
优选的,所述波片为四分之一的奇数倍波片。
优选的,所述偏振分束器远离所述激光器的一侧设置所示波片。
优选的,所述反射面是一个的PBS镀膜面。
优选的,所述反射面是两块晶体的接触面。
本发明的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采用利用一个1/4波片,将入射为线偏振光的光信号转换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在遇到其他光学组件产生反射后,再经过1/4波片转换为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被偏振分束器的反射面全反射,从而大大减少杂光返回到激光器的现象,实现抗杂光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抗杂光串扰的多路激光器包括多个激光器10,每个激光器10均包括一个激光器芯片12、一个整形透镜14和一个背光监控PD16(背光监控PD为探测激光器输出能量的探测器),还包括一个抗杂光组件18。抗杂光组件18包括一个偏振分束器20,偏振分束器20远离激光器10的一端设置一个将激光器10入射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且将反射的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波片22,偏振分束器20内设置一个将来自激光器10的线偏振光全透射、且将来自波片22的线偏振光26全反射的反射面24。
其中,波片22为四分之N波片,其中N为奇数,优选四分之一波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反射面24,本发明提供两个具体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反射面24是一个的PBS镀膜面,其可透射来自激光器10的特定偏振态的线偏振光26,例如图1中的P光(平行线表示);而反射其他偏振态的线偏振光28,例如图1中反射回的S光(圆点表示)。这样,就可以避免反射回的光对其他激光器10形成干扰。图2显示是本发明在合波器30上的使用原理。
第二实施例如图3和4所示,偏振分束器20为晶体偏振分束器,反射面24是两块晶体的接触面。并将波片22的晶轴32倾斜放置,即波片22与来自激光器10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这样可以使得反射回的S光(圆点表示)入射到接触面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角,因此被接触面反射。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伽蓝致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伽蓝致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隔离器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电缆网络环境中的全双工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