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益生菌固体发酵一体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44067.4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昆仑;赵林;李宝君;马培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26;C12M1/16;C12M1/1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益生菌 固体 发酵 一体化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农用益生菌固体发酵一体化设备。该固体发酵一体化设备的发酵箱为立式双开门、浅盘发酵装置,可控温、灭菌、控湿、喷淋接种和喷淋补料;发酵结束后可由旋风分离装置收集菌粉。其特征在于培养箱内部配置加热系统、通风系统、补料和接种装置,并串联旋风分离收集系统、全电脑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益生菌固体发酵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固体发酵操作简便,过程控制简单,能耗低,无菌化程度低,具有多方面优势和较好的开发潜力。目前,固体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真菌发酵、细菌发酵等的菌群发酵,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生物除臭等领域。然而,固体发酵自动化程度低,工艺控制过程粗放,而且传统的固体发酵装置往往无法同时实现通风控温,在位接种、加液,且染菌概率增高,菌粉收集繁琐。
专利CN106135503A公开了一种《一种普洱茶卧式固体发酵罐》该发酵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普洱茶握堆发酵技术,在综合考虑普洱茶的发酵条件(微生物种类、潮水量、温度、发酵时间、接菌量、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下,使得普洱茶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合理化,实现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人为可控,从而使普洱茶的品质更稳定、安全、可控。该发酵罐包括由罐体支架支撑的罐体,罐体的外部装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还设有搅拌系统。而本发明无法自动收集菌粉、无法大规模的生产,人力劳动逐步增加等特点。
因此,为了在保证固体发酵产量的同时,简化发酵工艺,减少人力物力,尽可能地实现真菌固体发酵的自动化生产,本发明对普通的发酵箱进行了整合,通过一系列设备串联操作实现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可以大规模生产,节省人力。
发明内容
一种固体发酵一体化设备。车间中部设有发酵培养箱。灭菌装置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输出管道。通风装置系统包括空压机、空气过滤器和空气输出管道(与蒸汽管道合为一体)。补料装置系统包括补料罐和蠕动泵,用于补料加注发酵过程中的液体物料。收集系统包括旋风分离装置及其管道输送。控制系统为电脑自动化操作。
发酵培养箱包括内部可分为3-5层间隔,每层的底部配置干加热管,可用于为发酵箱控制温度,箱体温度探头设计在箱体顶端喷淋头右上部位,发酵盘放置在加热管的上方。
灭菌系统装置采用蒸汽灭菌。蒸汽发生器,蒸汽通过管道输入至发酵箱中,并且通过管道传送到补料罐和出料口,材质设计为不锈钢材料。
通风系统与蒸汽共用一套管路,则采用空压机通气,设有流量计(流量计在空压机前部,流量计前部设有总控制阀门),通过不锈钢管道传输到发酵箱内部。
补料系统则利用补料罐、蠕动泵进行中间过程的液体添加功能,由箱体内的喷淋头均匀的喷洒在各浅盘物料的表面。
收集系统为旋风分离器装置,发酵结束后,通过通风系统将物料发酵的菌粉吹至旋风分离器中收集,菌粉收集口采用粗喇叭口设计。
系统采用电脑设计,温度控制主要在培养箱门上,有操作显示盘。湿度控制(补水时用喷淋水)、风速控制主要通过外置主机电脑控制风速,蒸汽管道与通气管道是同一管路,因此,电脑也可控制通气控制阀进行增减蒸汽流速,旋风分离系统控制通过管道自动控制阀输出至外部电脑控制系统。
整体车间设备管路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附图说明
图1为3D整体图。
图2为发酵箱外体构造3D图。
图3为箱体内部剪切构造3D图。
图4为箱体后面结构3D图。
图5为旋风分离装置3D图。
图6为蒸汽发生器、补料罐、空气压缩机、蠕动泵装置3D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柑橘贮藏的保鲜剂
- 下一篇:可自动回位的天车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