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光缆护套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3879.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吉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02 | 分类号: | B29C73/02;B29C73/34;G02B6/44 |
代理公司: | 32238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具 下模具 电加热器 支撑腔 螺栓固定 外圆周壁 修复装置 电接触 软光缆 上机头 下机头 圆形状 电刷 护套 铰接 内壁 光缆 啮合 正负接线端 修复 半圆齿轮 从动齿轮 滚轮转动 滑动连接 主动齿轮 有效地 滚轮 划痕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光缆护套修复装置,上机头和下机头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上机头和下机头之间形成有圆形状的支撑腔,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有圆形状的修复腔,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圆周壁上均设有若干滚轮,滚轮转动连接在支撑腔的内壁上,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圆周壁上均设有电加热器,每个电加热器的正负接线端分别与两电刷相连,两圆形电接触线设于支撑腔的内壁上,每个电加热器上的两电刷对应与两圆形电接触线滑动连接;两个半圆齿轮盘对应固定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侧面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本发明可以对光缆划痕进行有效地修复,避免光缆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光缆护套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软光缆生产、运输过程中,常有护套脱料、划伤、磕碰等情况发生,导致光缆内部的光纤、加强件等材料外露,造成严重的产品安全隐患。目前没有光缆护套修复技术,只能将光缆截断,造成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软光缆护套修复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软光缆护套修复装置,包括上机头、下机头、上模具、下模具、滚轮、电加热器、电刷、圆形电接触线、主动齿轮以及由两个半圆齿轮盘拼合而成的从动齿轮,所述上机头和下机头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上机头和下机头之间形成有圆形状的支撑腔,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有圆形状的修复腔,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圆周壁上均设有若干滚轮,滚轮转动连接在支撑腔的内壁上,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圆周壁上均设有电加热器,每个电加热器的正负接线端分别与两电刷相连,两圆形电接触线设于支撑腔的内壁上,每个电加热器上的两电刷对应与两圆形电接触线滑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中的两个半圆齿轮盘对应固定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侧面上,且从动齿轮中心处的圆孔与修复腔同轴且贯通,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头和下机头内壁的圆周方向均设有圆弧槽,上机头上的圆弧槽与下机头上的圆弧槽相贯通,滚轮在圆弧槽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头和下机头内壁的圆周方向均设有排线槽,上机头上的排线槽与下机头上的排线槽相贯通,圆形电接触线置于排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器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内壁上均设有修复片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有若干溢流槽,溢流槽沿着修复腔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溢流槽与修复片容置槽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在连接螺杆上设有正多边形的止转台。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齿轮盘的径向方向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包括同轴设置的止转孔部和光孔部,止转台与止转孔部相适配。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对光缆划痕进行有效地修复,避免光缆浪费,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 2 为本发明左视剖视图。
图 3 为本发明上、下模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橡塑环保型地板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