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3745.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钟启仲;曾银花;李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猛狮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三轮车,为了减少行车中的颠簸,市场上推出了各种在电动车加装减震装置的做法,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驾驶的舒适度,但大多数都是通过减震后置的方式,对于提高驾驶的舒适度以及针对更大的节省和使用后部空间,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动车减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及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梁;
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的支撑梁上,二者形成X形结构;
减震机构,所述的减震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的支撑梁的下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连接杆的前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杆的水平投影呈V字形,包括有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
所述支撑梁为直线状、多线段连接成的凹凸状或弧线状;
所述连接杆的两个倾斜段的中间与支撑梁可转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活塞以及套接于活塞外围的弹性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支撑梁下侧和所述的连接杆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弹簧支架,所述的减震机构两端分别与弹簧支架相连接,所述的弹簧支架通过第一插销铰链连接于连接杆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侧板,所述的侧板设置于所述减震机构的两侧,所述的侧板设有滑动槽,所述的第一插销两端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梁上固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设有相对的通孔,及穿过所述通孔并铰链连接于固定块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两端连接连接杆。
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减震装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固定于车辆的前车架的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液压杆。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杆的第二水平段的上方固定有座椅,其包括有座位、可调角度的靠背和对称设置的扶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梁的下末端与车辆的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电池仓、驱动机构、后车轴,后车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车轮;
所述支撑梁的上末端与所述前车架相连,前车架的上方设置有转向控制装置、前车架的下方设置有前车轮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连接杆通过铰链连接到固定块上,实现了受力时的转动,再通过弹簧支架与减震机构的连接处将受力传递到前置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设置的具有收缩性的活塞以及弹性件配合工作,起到了减震和缓冲的效果,整个结构把减震后座减震也设计在前面,使驾驶座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可以使用更大的电池,使车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驾驶的舒适度和结构的新颖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辆减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车辆减震装置的A-A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 电池仓 2 支撑梁
3 连接杆 4 减震机构
5 活塞 6 弹性件
7 弹簧支架 8 第一插销
9 侧板 10滑动槽
11固定块 12通孔
13驱动杆 14液压杆
15座椅 16脚踏板
17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如图2所示,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梁2、连接杆3,连接杆3可转动的连接于支撑梁2上,二者形成X形结构;还包括减震机构4,减震机构4一端连接于支撑梁2的下侧,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杆3的前端。
具体地,连接杆3的水平投影呈V字形,包括有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
具体地,支撑梁2为直线状、多线段连接成的凹凸状或弧线状;
具体地,连接杆3的两个倾斜段的中间与支撑梁2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车架由硬度较大的金属材质制成,机械强度高,耐久性好,不易老化,尺寸稳定性佳,不易受到损伤,不易沾染灰尘及污物;支撑梁2、连接杆3均采用刚性件制成,稳定性佳、不易发生形变的材质。为了降低车身自重,可以采用如碳纤维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猛狮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猛狮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喷丝板的纺丝组件
- 下一篇:一种喷丝盘真空清洗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