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囊式前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3576.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作猛;王建军;胡宝山;张敏杰;刘忠秋;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04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囊式前撑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囊式前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体系以及由“H”型钢插入旋喷桩(2)内的超前支撑,超前支撑以30~45°角度斜向基坑内设置,且“H”型钢一端与设置在支护体系顶部的冠梁连接,另一端插入设置在底板下的旋喷桩,其特征在于“H”型钢一端设有密封组件固定的囊体,囊体与“H”型钢一并插入旋喷桩,并在旋喷桩上形成水泥包的囊式前撑,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囊体两端且与“H”型钢为密封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囊式前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传力带与支护体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囊式前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与地下室的底板或外墙相交处设有止水钢片。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囊式前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H”型钢一端设有密封组件固定的囊体,囊体与“H”型钢一并插入旋喷桩的设计深度后,并在囊体内注满水泥浆,使得旋喷桩上形成水泥包的囊式前撑,具体施工按下述步骤进行:
a、旋喷桩的施工
沿基坑开挖边线设置竖向的支护体系以及开槽施工冠梁,然后开挖至冠梁顶标高,进行坑底以下部位的旋喷桩施工,所述旋喷桩采用全液压履带式钻机施工,其桩径为800mm,倾斜角度为30~45°;
b、囊式前撑体的制作与安装
前撑主体由“H型钢和囊体组成,所述囊体采用帆布材料制作,其两端由密封组件与“H”型钢端头固定成一体,同时将注浆管插入囊体内且与H”型钢固定在一起;
c、安放囊式前撑体
采用震动法将设有囊体的“H”型钢一端插入旋喷桩,“H”型钢插入旋喷桩时需采用斜向托架作为角度定位,所述“H”型钢的型号及插入深度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d、囊体注浆
待囊式前撑体插入旋喷桩的设计深度后,采用注浆泵通过注浆管将囊体内注满水泥浆,使旋喷桩上形成囊体膨胀挤扩体的水泥包为囊式前撑;
e、止水设置
施工地下室的底板和外墙以及传力带,并在“H”型钢与底板和外墙相交处设置止水钢片;
f、拆除支撑
待底板及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斜向托架的支撑,或待地下室的顶板施工完,以及外墙与板式支护之间回填土后,割除地下室内的“H”型钢后施工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5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井内多功能联动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