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3525.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明;黄昭玮;王志平;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4;C02F11/12;B01D53/85;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吴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渗滤液 生活垃圾焚烧 产水率 网管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高压螺杆泵 垃圾焚烧厂 离心脱水机 污泥含水率 臭气外溢 出水水质 管道输送 耐盐能力 浓缩液量 剩余污泥 系统整体 运输过程 运行压力 低能耗 焚烧厂 垃圾仓 污泥车 超滤 高盐 卷式 污泥 去除 脱水 接纳 污水 运输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对于处理高浓度CODcr、高浓度NH3‑N以及高盐份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效果明显,可大幅度改善出水水质;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可以高效低能耗的去除污水中80%‑90%COD,利用超滤+网管式反渗透工艺能提高系统整体产水率,尤其网管式反渗透工艺相较于普通的卷式反渗透,耐盐能力更强,运行压力更高,产水率更高,将浓缩液量降低到焚烧厂能接纳的水平;系统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离心脱水机脱水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然后利用高压螺杆泵及管道输送至垃圾仓,而不采用污泥车运输,避免了污泥运输过程中臭气外溢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为原生垃圾堆存的产物,焚烧厂渗滤液主要来自于垃圾本身持水、垃圾分解产生的液体。由于中国垃圾并未进行分类收集与处理,同时受地域与季节的影响很大,使得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水质与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浓度高。根据目前统计的焚烧厂渗滤液水质数据情况,COD浓度在30000~60000mg/L,BOD浓度在20000~40000mg/L,氨氮浓度在1500-2500mg/L,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其他的金属、无机污染物。更重要的一点,目前焚烧厂作为一个整体的环保系统,不允许任何污水外排,所有污水必须内部消纳,实现系统污染物零排放。
目前,业内普遍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膜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其中,膜深度处理一般采用“纳滤(NF)+反渗透(RO)”的处理工艺,以保证出水COD与总氮能够满足标准。
由于焚烧厂渗滤液采用纳滤膜单元主要是降低COD,反渗透膜单元的设计是降低COD同时能降低氨氮和总氮等一价离子,采用此工艺必须串联运行才能保证出水水质,纳滤产水率85%,反渗透产水率为70%,最终系统整体产水率0.85×0.7=0.595(59.5%),这种运行势必导致系统产生的浓缩液高达40%,而对于一般的焚烧厂系统能够接纳和内部消耗的污水量仅为渗滤液处理规模的15%~20%,甚至更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产水率高、浓缩液量少的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垃圾渗滤液从垃圾池收集后导入固液分离机,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S2,将步骤S1得到的垃圾渗滤液导入调节池,进行缓存;
S3,对步骤S2的出水自下而上的通过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降解高浓度废水;
S4,对步骤S3的出水进行MBR强化生物脱氮处理;
S5,对步骤S4的出水进行网管式反渗透处理。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进水COD浓度为30000~60000mg/L,调节池设计进水停留时间10天,池容2000m3,调节池包括两个并联连接的储水池,每个储水池池容1000m3,每个储水池内设置两台搅拌机,其中一台搅拌机设置高度高于另一台。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水流上升流速0.5~0.8m/h,厌氧温度为33℃~37℃,pH为6.5~7.5。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进水在反硝化池内缺氧段中进行反硝化反应;
S4-2,对于反硝化出水进入硝化池内,降解有机污染物,并由硝化菌氧化将NH3-N氧化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得到的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导入步骤S4-1中进行反硝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渣废水的生物强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