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花爆竹用烟火药中铜元素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43383.X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8181339A 公开(公告)日: 2018-06-19
发明(设计)人: 吴俊逸 申请(专利权)人: 吴俊逸
主分类号: G01N23/223 分类号: G01N23/223;G01N1/28
代理公司: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代理人: 李彦孚;何承鑫
地址: 5360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铜元素 烟火药 定性检测 烟花爆竹 荧光 定性分析 分析测试技术 烟花爆竹产品 能量色散型 待测样品 记录仪器 监管部门 快速检测 生产企业 特征谱线 仪器测试 仪器样品 准确度 研磨 第三方 强度法 有效地 检测 杯中 过筛 装入 冷却 判定 解剖 分析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花爆竹用烟火药中铜元素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属于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将烟火药样品从烟花爆竹产品中解剖出来,研磨,过筛,干燥,冷却至室温,以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为检测仪器,采用强度法建立分析方法,将样品装入仪器样品杯中,再将待测样品置于检测仪器测试舱内,记录仪器上显示的铜元素特征谱线的荧光强度值,根据此荧光强度值直接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铜。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铜元素定性分析,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效率高,能有效地满足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第三方实验室快速检测烟火药样品中是否含有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定性检测烟花爆竹用烟火药中铜元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烟花爆竹 烟火药成分定性测定》(GB/T 15814.1-2010)列举了烟花爆竹用烟火药中常见的定性检测相关方法,但缺失了烟花行业最常用的铜元素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目前所开发的方法多用于样品的无损定性分析。针对固体样品半定量和定量元素检测,绝大多数样品采用粉末压片法和熔融法直接测定如:《贵金属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18043-2008)采用的是无损检测法,《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及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30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元素含量》(GB/T6609.30—2009)采用的是熔融法,《EDXRF法直接测定W-Fe-Ni-Co合金混合料组分》(《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5期)采用的是压片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氯化钾产品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分析仪器 2013年第6期)采用的是压片法,《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铅、汞、铬、镉和溴的快速筛选 X射线荧光光谱法》(GB/Z 21277-2007)采用的是压片法或熔融法。

由于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具有易燃易爆性,无法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直接采用粉末压片法和熔融法进行样品处理。至今为止也未见有基于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快速定性检测烟花爆竹用烟火药中铜元素的方法的公开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快速定性检测烟花爆竹用烟火药中铜元素的方法。检测的基本原理:样品受X射线激发后,样品中的不同元素会发射出不同的特征X射线,这些特征谱线是识别样品中存在目标元素的指纹信息。通过测定样品中目标元素的特征X射线荧光强度,可以判定未知样品中是否存在铜元素。本方法将烟花爆竹用烟火药粉末样品直接上机,建立特定的分析方法,根据铜元素特征谱线的特征X射线荧光强度值来判定样品中是否存在铜。此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且检测结果准确度好,精密度高。

一种烟花爆竹用烟火药中铜元素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样品:将烟火药样品从烟花爆竹产品中解剖出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将样品放置在防静电材料制成的研钵内,用防静电棒小心研磨,过筛,将样品粉末放置在防爆烘箱中干燥,干燥结束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2)建立检测方法:以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为检测仪器,采用强度法建立分析方法;

3)检测样品中铜元素特征谱线的荧光强度值:将样品装入仪器样品杯中后,将装有样品的样品杯在桌面上垂直夯实3次以上,再将装有待测样品的样品杯置于检测仪器测试舱内,直接测定铜特征谱线的荧光强度值,记录仪器上显示铜的荧光强度值F;

4),根据步骤3)获得的F值判定是否存在铜:

a、 当F≥1150cps/mA,判定样品中含有铜;

b、 当F<1150cps/mA,判定样品中不含有铜。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静电材料制成的研钵为优选为铜制研钵,所述的防静电棒为优选为铜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逸,未经吴俊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