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成形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42896.9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2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龙金;姚运振;王宜;汪洋;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50/44 | 分类号: | H01M50/44;H01M50/443;H01M50/449;H01M50/489;H01M50/40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成形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一次成形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由支撑层、致密层和填料层组成,其中,所述致密层位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填料层之间,
所述支撑层由定量为3-6 g/m2的超细主干纤维、定量为3-6 g/m2的热塑性粘结纤维和定量为2-11 g/m2的第一纳米纤维制成;所述超细主干纤维为直径为0.1-6μm、长度为1-6mm的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所述热塑性粘结纤维为直径为0.1-8μm、长度为1-6mm的未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所述第一纳米纤维为打浆度为70-95°SR的原纤化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纳米纤维或原纤化天丝纳米纤维;
所述致密层由第二纳米纤维制成;所述第二纳米纤维的定量为2-12 g/m2;所述第二纳米纤维为打浆度为60-85°SR的原纤化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纳米纤维、原纤化天丝纳米纤维、原纤化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纳米纤维或原纤化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
所述填料层由定量为5-19g/m2的无机颗粒和定量为0-11 g/m2的第三纳米纤维制成;所述无机颗粒为粒径为3μm以下的氧化铝;所述第三纳米纤维为打浆度为60-85°SR的原纤化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纳米纤维、原纤化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纳米纤维或原纤化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
所述填料层定量为5-19 g/m2;所述隔膜的厚度为19-26μm;所述隔膜的定量为15-30 g/m2;所述隔膜的平均孔径小于1μm;所述隔膜的最大孔径不大于1μm;所述隔膜300℃下的热收缩率≤2.8%;
所述第一纳米纤维、第二纳米纤维和第三纳米纤维的定量之和不小于4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定量为15-25 g/m2;所述隔膜的平均孔径为0.2-0.5μm;所述隔膜的最大孔径为0.7-1μm;所述隔膜300℃下的热收缩率≤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定量为8-14 g/m2;所述填料层定量为5-16 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定量为8-11 g/m2;所述填料层定量为5-9 g/m2;所述致密层定量为2-8 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由定量为5-7 g/m2的无机颗粒和定量为0-11 g/m2的第三纳米纤维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由定量为5-7 g/m2的无机颗粒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主干纤维为直径为0.5-4μm、长度为2-4mm的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粘结纤维为直径为0.5-6μm、长度为2-4mm的未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纳米纤维为打浆度为95°SR的原纤化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纳米纤维或原纤化天丝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8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离子液体包覆细菌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用隔膜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