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真空交通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2633.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爱云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B61B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交通 管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真空交通管道,包括支架(3)、管道(1),支架(3)上安装有管道(1),支架(3)通过连接板(4)与地面承台(5)相连接,地面承台(5)通过基桩(6)埋于地面下,所述管道(1)内设有有压气体,管道(1)两端设有气压站(13),一端通过送气管(11)吹风送气,另一端通过吸气管(12)吸风吸气,使车辆在管道(1)内处于非真空状态下行驶。在有压气体的管道(1)内行驶,既安全又快速,不会造成撞车、翻车、追尾等事故,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且造价便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真空交通管道,具体地说就是交通工具在非真空管道内行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等在真空状态下行驶,由于空气、风的阻力限制了车辆的行驶速度,而且,在道路上行驶,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不能够达到快速、安全行驶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真空交通管道,它是在有压气体的管道内行驶,既安全又快速,不会造成撞车、翻车、追尾等事故,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且造价便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非真空交通管道,包括支架、管道,支架上安装有管道,支架通过连接板与地面承台相连接,地面承台通过基桩埋于地面下,所述管道内设有有压气体,管道两端设有气压站,一端通过送气管吹风送气,另一端通过吸气管吸风吸气,使车辆在管道内处于非真空状态下行驶。
本发明所述管道采用无轮无轨式或轮轨式,管道上设有速度控制管道,管道与速度控制管道交接处设有阀门;地面承台为筏式,呈“T”型,地面承台上设有预埋螺栓,连接板上设有预留螺栓孔,预埋螺栓与预留螺栓孔相对应;管道内车速为50~300公里。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安全:由于它在管道内单向行驶,不存在撞车、翻车,要解决的就是追尾问题,本发明是管道内存在有压的流动气体,车辆前后的间距都存在一段有压气体,所以很难追尾,如万一中途发生故障,智能设备将自动打开送气阀门由吸气管吸回气压能送回气压站,以达到减速刹车目的,加之车辆本身刹车系统和防撞系统作用,追尾问题是不可能发生的。
2、高速:因为采用了气压为动能的原理,气压越大,放量越大,吸劲越大,管道内行驶车辆则越快,尤其是本发明是前吸后推,车辆前后没有阻力,而是引力和推力,所以速度快。
3、节能:管道车辆在非真空状态下行驶,作为动力的有压气体,流失很少,因此损耗很少,可以反复循环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比普通车辆节约能源60%以上。管道内采用非真空,相对于真空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
4、方便建设:可以利用现有的公路铁路进行架设,管道支架等零部件工厂批量生产,现场进行吊装安装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筏式地面承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轮无轨式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轮轨式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行驶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6所示,本发明一种非真空交通管道,包括支架3、管道1,支架3上安装有管道1,支架3通过连接板4与地面承台5相连接,地面承台5通过基桩6埋于地面下,使用筏式承台和基桩6可以加固地面承台5的稳定性,控制地面承台5下沉;所述管道1内设有有压气体,管道1两端设有气压站13,一端通过送气管11吹风送气,另一端通过吸气管12吸风吸气,使车辆在管道1内处于非真空状态下往返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爱云,未经周爱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岛风、储联合淡水制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