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2565.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匡华;王忠兴;胥传来;徐丽广;马伟;吴晓玲;刘丽强;朱建平;宋珊珊;胡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并芘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 保藏 食品安全 分泌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中国微生物菌种 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检测 微生物中心 细胞株 应用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93。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由所述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93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产生。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苯并芘具有较好的特异性(IC50值22μg/L),可以用于食品安全中苯并芘的特异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苯并芘(Benzopyrene,BAP)是一种含有5个苯环的稠环芳烃,是强致癌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20O12,分子量约252.32,苯并芘化学性质大多情况下较稳定,遇明火及受高热时可分解并放出有毒的气体。其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工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食物在熏制、烘烤和煎炸等高温烹调过程中都会产生。
由于苯并芘来源广泛,其危害性又比较大,目前国内外对苯并芘检测的研究多集中于大气、水体等环境及粮油、肉类等食品中,由于检测对象的不同,富集、提取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分析和检测所采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苯并芘检测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LC-MS)、气质联用法(GC-MS)等。上述检测方法可进行定量分析并具有较低的检测限,但是通常需要昂贵的仪器和复杂的操作,前处理及检测时间长,严重制约了这些检测方法的推广,无法达到现场大批量快速检测的要求。而免疫分析方法具有低成本、高通量、高灵敏、对技术人员相对要求低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筛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苯并芘具有较高亲和力和检测灵敏度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为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以及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发推广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由该细胞株制备的抗体对苯并芘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检测灵敏度,可以用来建立苯并芘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或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已于2017年9 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93。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检测苯并芘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细胞株分泌产生的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由所述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93的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苯并芘残留的分析检测。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试剂盒,其所述试剂盒含有所述的单克隆细胞株或者所述的抗苯并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用于检测苯并芘。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试剂盒在检测苯并芘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细胞株的制备基本步骤为:
(1)免疫原的制备与鉴定:以带有羧基的苯并芘衍生物为起始反应物,通过碳化二亚胺法与蛋白载体相连,之后通过透析分离完全抗原和未偶联的小分子半抗原,完全抗原通过紫外吸收扫描方法鉴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