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载波通信模块、智能插座组合件及宽带载波通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42485.X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万年旺;雷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三能电力仪表(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1R13/66;H01R13/70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载波通信 耦合模块 调制解调芯片 放大模块 滤波模块 智能插座 组合件 控制器连接 发送信号 模块结构 电线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载波通信模块,包括耦合模块、滤波模块、调制解调芯片、放大模块和AGC控制模块,耦合模块连接辅通电线,耦合模块与滤波模块连接,滤波模块与调制解调芯片连接,调制解调芯片分别与AGC控制模块和控制器连接,AGC控制模块与放大模块连接,放大模块与耦合模块连接。同时也公开了基于宽带载波通信模块的智能插座组合件及宽带载波通信方法。本发明的宽带载波通信模块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设置有AGC控制模块,能保证发送信号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载波通信模块、智能插座组合件及宽带载波通信方法,属于宽带载波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宽带载波通信的主要部件为宽带载波通信模块,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宽带载波通信模块结构多种多样,结构复杂的成本高,结构简单的成本低,但是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载波通信模块、智能插座组合件及宽带载波通信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宽带载波通信模块,包括耦合模块、滤波模块、调制解调芯片、放大模块和AGC控制模块,耦合模块连接辅通电线,耦合模块与滤波模块连接,滤波模块与调制解调芯片连接,调制解调芯片分别与AGC控制模块和控制器连接,AGC控制模块与放大模块连接,放大模块与耦合模块连接;
放大模块与耦合模块连接为一体,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耦合变压器T1、瞬态抑制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功率电感L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
电容C1的一端和耦合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均连接辅通电线,电容C1的另一端与耦合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耦合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接地,耦合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滤波模块和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与耦合变压器T1次级线圈两端连接,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三极管Q1的E极以及三极管Q2的E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接电源模块,三极管Q1的C极接电源模块、三极管Q2的C极接地,三极管Q1的B极分别与三极管Q2的B极、三极管Q3的E极以及三极管Q4的E极连接,三极管Q3的C极接电源模块,三极管Q4的C极接地,三极管Q3的B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以及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AGC控制模块、电容C4的一端以及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模块,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接电源模块,三极管Q4的B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以及电阻R2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
AGC控制模块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D6、二极管D7、三极管Q5和三极管Q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三能电力仪表(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三能电力仪表(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