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腰形孔的阶梯钻铣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1134.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王弢;孙丽霞;蒋长青;李静;余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B23C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陶纯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腰形孔 阶梯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用于加工腰形孔的阶梯钻铣刀。
背景技术
腰形孔是一种特殊的定位孔,常用于调整挡板、定位板、模板等组装时零件间的相互位置。传统腰形孔的加工多是先在工件上钻出圆形孔,然后在圆形孔内插入铣刀横向移动,通过铣刀侧刃将圆形孔扩张成腰形孔;其不仅加工工序多、效率低而且由于其采用的是大余量横向铣削,采用常规铣刀进行加工时往往振刀严重、容易崩刃甚至出现断刃,这就导致用于加工的刀具成本较高;并且采用这种传统加工方式加工的腰形孔其孔壁的表面质量差、孔口边缘毛刺多、且尺寸精度超差严重,无法满足加工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加工腰形孔的阶梯钻铣刀,其能解决传统先钻孔再铣孔方式存在的加工效率低、刀具成本高、加工质量差以及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用于加工腰形孔的阶梯钻铣刀,其包括刀柄与同轴设于所述刀柄前端的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包括自前向后同心连接成一体的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D1小于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D2,所述第一圆柱为钻头部,所述第二圆柱为铣刀部,所述第一圆柱上开设有两条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形的排屑主槽从而在第一圆柱上形成两条棱边,且所述第一圆柱上的两条排屑主槽顺势延伸至所述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上设有两条螺旋形的排屑副槽且所述第二圆柱上的两条排屑主槽与两条排屑副槽沿周向间隔开设使得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周间隔形成第一周刃、第二周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柱上的两条排屑主槽的芯厚d1=0.25D1~0.35D1,所述两条排屑副槽的芯厚d2=0.55D2~0.65D2,且d1<d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柱上两个所述第二周刃的前刀面分别沿逆时针方向与两个第一周刃的刀尖的连线形成夹角与与满足以下条件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周刃的刃背上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和第三后刀面,所述第一后刀面为挤光刃带且挤光刃带宽度d3为0.02~0.08mm,所述第一后刀面与圆柱刃口处切线形成的后角的角度范围为2°~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的棱边前端设有刀尖倒角,所述第一圆柱的两条棱边与前端面形成的主刃的刃口转接处采用钝化宽度为a的平面钝化结构,所述刀尖倒角采用钝化宽度为b的圆弧面式钝化结构,且主刃钝化宽度a大于刀尖倒角处钝化宽度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将钻头与铣刀结合到一把刀具上,即第一圆柱的钻头部能够满足轴向钻孔、第二圆柱的铣刀部能够满足径向铣削的功能,从而一次加工就能成形腰形孔,故能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刀具成本;
(2)其设置的排屑主槽能够保证足够的排屑空间,第二圆柱上同时设置有排屑主槽和排屑副槽且排屑主槽与排屑副槽的芯厚不等,从而能够增加铣削刃数,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3)其第二圆柱上两个第二周刃的前刀面分别沿逆时针方向与两个第一周刃的刀尖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与的角度不相等,即刃口采用了不等分设计,从而能够在切削时产生交变的切削频率,这样就不易用与机床发生共振,进而有效地抑制铣削中产生的刀振现象,避免刀振对刀具的损伤,大大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刀具成本;
(4)第二圆柱的第二周刃上设置有挤光刃带,故其能有效改善孔壁表面的竖纹,且第二周刃的后刀面采用多刀面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刃口强度,从而有效提高加工质量;
(5)其第一圆柱的主刃的平面钝化宽度与刀尖倒角处的圆弧钝化宽度不相等,能够保证主刃刃口强度的同时不减弱刀尖锋利度,从而能有效减少孔口毛刺,更进一步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加工腰形孔的阶梯钻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加工腰形孔的阶梯钻铣刀中第一圆柱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刀柄,20-刀体,21-第一圆柱,211-棱边,212-刀尖倒角,22-第二圆柱,221-第一周刃,222-第二周刃,2221-第一后刀面,2222-第二后刀面,2223-第三后刀面,31-排屑主槽,32-排屑副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生态树洞书橱
- 下一篇:资产管理档案安全储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