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热压可形变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40926.2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8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生;祝颖丹;涂丽艳;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33/44;B29C33/04;B29C33/42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唐澎淞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热压 形变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热压可形变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下模的左右两侧的上边缘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台,两滑台上分别滑接有一个可向内外方向水平滑动的第一滑板,于每个第一滑板上设置有一个可纵向滑动的第二滑板;下模表面的内凹结构底面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滑动模具板,两块滑动模具板镜像布置且面向上模的一侧均形成第一斜面,上模下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与第一斜面相贴合的第二斜面。其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连续纤维模压成型中存在的折边成型困难、折边起花纹成型困难、脱模困难问题,适用于上口小下端大的异形件连续纤维模压成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纤维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热压可形变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连续树脂纤维成型方法主要有:模压法、手糊法、真空袋热压法、缠绕成型法、挤拉成型法。树脂纤维成型模压法主要是短纤维和长短纤维加树脂成型发有广泛应用,树脂连续纤维成型件的性能上比短纤维树脂成型件的性能高,但是由于连续纤维的限制,成型件外形结构简单,只能成型简单的形状,尤其是对于上口小下端大的异形件连续纤维模压成型件,还存在折边成型困难,折边起花纹成型困难,脱模困难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解决连续纤维模压成型中存在的折边成型困难、折边起花纹成型困难、脱模困难问题的纤维热压可形变模具,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纤维热压可形变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下模的左右两侧的上边缘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台,两滑台上分别滑接有一个可向内外方向水平滑动的第一滑板,于每个第一滑板上设置有一个可纵向滑动的第二滑板;
下模表面的内凹结构底面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滑动模具板,两块滑动模具板镜像布置且面向上模的一侧均形成第一斜面,上模下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与第一斜面相贴合的第二斜面;
并且,两个第一滑板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动力源的功能端,两个第二滑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动力源的功能端。
较佳的,上模中开设有多个与第二斜面相平行的的长条型通槽,每一长条型通槽内均容置有限位件,每一限位件的头端均穿出第二斜面并与滑动模具板固定相连,且限位件可沿着长条型通槽滑动。
较佳的,滑动模具板上面向上模一侧形成有纵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面,于上模两侧具有与第一限位面位置相对的第一抵靠面。
较佳的,滑动模具板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限位面,于上模两侧的下表面形成有与第二限位面位置相对的第二抵靠面。
较佳的,下模内部设置有多组加热及冷却孔,且加热冷却孔贯穿下模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也可以是设置在贯穿左右侧面的方向。
较佳的,两个滑动模具板上均设置有多组加热及冷却孔,且加热冷却孔贯穿滑动模具板的前端面与后端面。
较佳的,滑台上设有滑轨,第一滑板下端设有与滑轨相联接的滑套。
较佳的,第一动力源设置于滑台上。
较佳的,第一滑板上还设置有多组纵向布置的定位滑杆,定位滑杆与设置在第二滑板上的多组滑套相配套。
较佳的,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为油缸或电缸,且油缸的输出杆部作为功能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