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损山体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9714.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晨晨;樊蓓莉;夏博;赵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22/00;C04B28/06;C04B38/08 |
代理公司: | 11544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损 山体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损山体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构建由大孔隙植生混凝土层、基质材料层、小孔隙植生混凝土层的组成的边坡修复结构,能够对陡峭且坡面较为光滑平整的崖壁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喷射过大孔隙植生混凝土层的边坡,表面粗糙度大幅度增加,后续喷射的基质材料不会轻易滑落,且基质材料外层再喷射小孔隙植生混凝土,双层植生混凝土结构更能够有效保证基质材料附着于边坡上,避免滑落及雨水的冲刷。此外,大孔隙植生混凝土层的大孔隙结构十分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小孔隙植生混凝土层能够净化面源污染,基质材料中添加腐熟后的生态清淤污泥,解决了肥力不足引起的植被退化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生态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破损山体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长期无序地开山采石,大片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山体破损形成裸露的坡面,经过长时间的侵蚀和风化,变成岩石,植物已无法于山体上生长,这样的山体称为破损山体。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导致建筑石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许多城市周边原本环境优美的山体在城市建设中成为了采石场,因而大量原始山体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诸如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现今全球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能够帮助改善破损山体的生态环境,避免因山体的开采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因此,寻找适合的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措施迫在眉睫。
常用的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人工植被、挂网喷播、植生带绿化、框格客土绿化、植生槽以及这些技术的组合。其中,挂网喷播技术是现代国际采用的新型喷播绿化方式,在日本应用十分普遍,且绿化效果较好。它是将有机质土、长效肥、粘合剂、草籽等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并搅拌均匀的有基材,经过特定喷播机械喷播在挂有金属网或钢筋网的坡面上,在坡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能够让植物生长的种植基质。植被恢复后,一方面植被的根系与下面网片交织缠绕,形成具有加筋作用的固土保护层,另一方面兴旺的根系可以经过基材深化到岩体的节埋和裂缝中,能够达到固坡目的。
尽管在近十几年的工程实践中挂网喷播技术已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在具体应用中也出现了众多问题,例如:①对于过于陡峭或坡面较为平整的岩质边坡,喷播基质难以牢固的附着在坡面上,造成基质脱落或流失的现象;②南方地区雨季较长,雨水对喷播基质冲刷严重,反而进一步加重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③坡面附着基材肥力供应不持久,植被易退化,不利于植被的稳定生长和植被群落的演替;④由于坡面的凹凸不平,网片与坡面难以贴合良好,影响后期坡面植物生长。
目前研究人员也对挂网喷播技术做出了众多改进措施,例如:公告号CN105178337B一种植生槽与挂网喷播组合的边坡生态防护方法,该方法将植生槽与挂网喷薄组合用于边坡的生态防护,提高了网片与坡面的贴合度,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然而对于陡峭的崖壁边坡,并不宜设置混凝土砌块状的植生槽,较强的风力和雨水冲击,即可能会造成植生槽的滑动脱落,在施工完成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又如公告号CN105113518B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认为在边坡钻孔固定锚杆挂网,会对混凝土防护层产生损伤,因此该发明选择开挖坑槽,向坑槽内放置预置的混凝土框格并于框格内种植植物,该方法虽无需钻孔作业,但是开挖坑槽,对于山体的损伤将进一步加大,且不利于山体边坡的稳固,存在安全性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今挂网喷播修复边坡应用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破损山体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以适用于陡峭的、坡面较为光滑平整的崖壁边坡的生态修复,对破损山体的边坡起到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破损山体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所述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破损山体的边坡,去除浮石、危石进行山体排险,并在边坡上钻孔后用锚杆将土工格栅固定在边坡上;
B、在制备大孔隙植生混凝土后,将所述大孔隙植生混凝土喷射在已固定土工格栅的边坡上形成大孔隙植生混凝土层,之后等待所述大孔隙植生混凝土层晾干并养护10~15天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9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