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过弯轨带悬臂单梁悬挂起升运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8646.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杰;樊一波;秦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兰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02 | 分类号: | B66C9/02;B66C9/04;B66C9/08;B66C9/14;B66C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301 | 代理人: | 周斌,陆彩霞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轨带 悬臂 悬挂 运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过弯轨带悬臂单梁悬挂起升运行装置。
背景技术
单梁悬挂起重机是把主梁悬挂固定在建筑物行走轨道(工字钢)上的起重机,已被广泛运用于工厂车间、仓库等各类行业的不同场所。现有技术中,传统用于安装单梁悬挂起重机的轨道梁是采用两根轧制工字钢直接固定于厂房屋顶,起重机主梁藉由悬挂端梁横设于两根轨道梁之间,每根轨道梁上分别设置悬挂端梁,由于悬挂端梁本身前后基距较大、且主梁两端分别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悬挂端梁中部刚性连接,导致整个机身无法旋转更不能通过弯轨,并且由于起重机主梁的两端部均无设计悬臂结构,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作业范围,这种起重机结构设计过于呆板,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局限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过弯轨带悬臂单梁悬挂起升运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过弯轨带悬臂单梁悬挂起升运行装置,包括主梁、设于所述主梁上方对其运动起导向作用的至少两个平行分布的轨道弯梁、以及设于所述主梁下方的起升葫芦,所述主梁上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运动的运行小车,所述起升葫芦连接固定在运行小车上,所述主梁包括主梁本体和设于所述主梁本体至少一端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主梁悬臂,所述主梁本体与每个轨道弯梁之间均设有悬挂小车以实现主梁在轨道弯梁上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靠近所述主梁悬臂一侧的悬挂小车上设有驱动电机,从而为整个运行过程提供足够的动力。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主梁悬臂对侧的悬挂小车上设有与所述轨道弯梁的下端面相抵的反滚轮组,反滚轮组作用于避免主梁悬臂过载而导致悬挂小车不着轨或整机倾覆的现象,而且可以借助反滚轮组压在轨道弯梁上滚动同时连带悬挂小车一起运动,保证整个运行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悬挂小车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反滚轮组的保持架。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主梁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悬挂小车或保持架的连接板。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连接板藉由螺钉与主梁本体刚性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至少一个所述悬挂小车或保持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转动构件,。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转动构件为关节轴承,进而使得悬挂小车与主梁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转空间,有效防止悬挂小车运行时出现卡死,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悬挂小车具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主梁本体的两端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其独特的设计结构,采用悬挂小车取代传统的悬挂端梁,由于悬挂小车的前后轮距小于悬挂端梁的前后基距,使得悬挂小车相较于悬挂端梁能够转过更小的弯,进而使得整个装置过弯轨时更加灵活,可操作性更强。
2)本发明中,根据实际情况,主梁本体单侧设计主梁悬臂或双侧同时设计主梁悬臂,运行小车与起升葫芦可以运行至主梁悬臂处作业,相比现有技术大大扩展了工作区域。
3)本发明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悬挂小车配合所设主梁悬臂相应配置驱动电机和反滚轮组,由于运行小车与起升葫芦行至主梁悬臂处时,主梁悬臂对侧的悬挂小车会出现轮压不足的现象,所以靠近该主梁悬臂一侧的悬挂小车必须设置驱动电机以提供足够的动力,而主梁悬臂对侧的悬挂小车可以同时设置驱动电机以提高过弯顺畅度(也可以不设置驱动电机),同时必须设置反滚轮组,反滚轮组不仅作用于避免主梁悬臂过载而导致悬挂小车不着轨或整机倾覆的现象,而且可以借助反滚轮组压在轨道弯梁上滚动、同时连带悬挂小车一起运动,由此,整个装置组合形式多样并且更加稳定可靠。
4)本发明中,通过在任意一个或多个悬挂小车或保持架与连接板之间设置转动构件(例如关节轴承)使得悬挂小车与主梁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转空间,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单侧悬臂);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运动状态俯视图(单侧悬臂);
图3为实施例一中内侧悬挂小车的连接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内侧悬挂小车的连接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外侧悬挂小车的连接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外侧悬挂小车的连接侧视图(其中关节轴承未画出);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双侧悬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兰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法兰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8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