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酸雾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7956.8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1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俊;梅魁主;陈瑞宗;岳四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52 | 分类号: | H01M10/5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蓄电池 吸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酸雾吸收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上盖和中空上端开口的壳体,上盖顶端设置有排气口,壳体的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延伸进壳体内的进气管,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积液池,积液池的底部设置有块碱,壳体的内腔里还依次设置有位于进气管上方的逸气板和反应层,逸气板的底端设置有容纳进气管的环状导气部,逸气板相应位置上设置有逸气孔;铅酸蓄电池内的酸性气体通过本发明的酸雾吸收装置时,酸性气体与吸收装置内大表面的多孔碱性物质接触,酸性气体中的硫酸与碱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被吸收,显著降低了气体中的硫酸雾含量,净化了蓄电池舱室内的空气,改善了舱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酸雾吸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酸雾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化学储能装置,因其寿命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机车、坦克、电站、船舶及水下航行器等领域。由于富液式铅酸蓄电池单体可制成超大容量,被应用水下航行器中,为航行器航行提供持久动力。
然而富液式铅酸蓄电池在密闭空间中使用也存在不足之处:蓄电池产生的大量酸雾排放到蓄电池舱室内,不仅对舱室内的金属制品及设备产生腐蚀,而且酸雾会粘附在蓄电池的表面,引起蓄电池组对地绝缘电阻急剧下降,漏电电流显著增大,对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为了降低或消除酸性气体的危害,需要降低或消除酸性气体中的硫酸雾,因此有必要对酸性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酸雾吸收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酸雾吸收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上盖和上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的上盖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的壳体的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延伸进壳体内的进气管,所述的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积液池,所述的积液池的底部设置有块碱,所述的壳体的内腔里还依次设置有位于进气管上方的逸气板和反应层,所述的逸气板的底端设置有容纳进气管的环状导气部,所述导气部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封闭端,所述的逸气板相应位置上设置有逸气孔,逸气板的上端面为伞形斜面,所述的反应层由金属丝箔和粘附其上的多孔碱性物质组成。
所述的金属丝箔为钢丝箔盘状物,所述的钢丝箔的厚度为0.1~0.2mm,宽度为2mm。
所述的多孔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与硅酸钠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的多孔碱性物质由如下方式制备:先配制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按比例加入硅酸钠溶液,之后混合均匀;将钢丝箔加热到150℃,然后慢慢滴加氢氧化钠与硅酸钠混合液,氢氧化钠与硅酸钠附着在钢丝箔上后不断膨大,形成具有大量气体通道的多孔碱性物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铅酸蓄电池内的酸性气体通过本发明的酸雾吸收装置时,酸性气体与吸收装置内大表面的多孔碱性物质接触,酸性气体中的硫酸与碱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被吸收,显著降低了气体中的硫酸雾含量,净化了蓄电池舱室内的空气,改善了舱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上盖,2—壳体,3—反应层,4—逸气板,5—积液池,6—进气管,7—块碱,8—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摩托车应急热能电池
- 下一篇: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拆解分离流水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