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及自锚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7337.9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压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护管、上段桩钢筋笼、下段桩钢筋笼、承压板、反力底板、反力顶板和千斤顶,护管内设置有传力柱,传力柱底部与承压板上表面抵接,传力柱顶部设置有反力底板,上段桩钢筋笼顶部设置有反力顶板,反力顶板位于反力底板正上方,千斤顶位于反力顶板和反力底板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桩抗压承载力自锚测试方法,在土体中钻孔,将固定连接好的检测装置到孔底,再浇筑成桩,然后进行试桩,得到桩的承载力;本发明无需设置锚桩,且不仅可以测试竖直桩的抗压承载力,还可以测试倾斜桩的抗压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单桩承载力的检测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单桩通过不在桩顶堆载的方式,亦不需要其他锚桩,而可以在桩顶加载,获得单桩承载力的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及自锚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单桩抗压承载力采用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现有加载方式是在桩顶提供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和地锚反力装置等。
目前加载反力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选择锚桩反力装置时,需要在测试桩周围设置不少于四根的锚桩,增加测试周期及测试成本;
2选择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时,要在压重平台上堆载,如果堆载数量巨大,将不安全,增加测试周期及增加测试成本;
3选择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均增加测试周期及测试成本;
4对于试桩空间狭小,无法进行锚桩施工、无法进行堆载的场地,就很难对单桩进行抗压承载力进行测试;
5对大直径的一柱一桩基础的桩、一墩一桩基础的桩,采用以上测试方法,测试费用将大幅度提高,并增加测试过程中的危险度,比如压重平台因堆载过高而失稳等
6无法测试倾斜桩的抗压承载力。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效的一种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及自锚测试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护管、上段桩钢筋笼、下段桩钢筋笼、承压板、反力底板、反力顶板和千斤顶;
所述护管底部与承压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段桩钢筋笼顶部与承压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段桩钢筋笼底部与承压板上表面抵接;
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混凝土导流孔;
所述护管内设置有传力柱;所述传力柱底部与承压板上表面抵接;所述传力柱的长度大于护管的长度,上段桩钢筋笼的长度大于传力柱的长度;所述传力柱顶部设置有反力底板;所述上段桩钢筋笼顶部设置有反力顶板;
所述反力顶板位于反力底板正上方;所述千斤顶位于反力顶板和反力底板之间。
作为对本发明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及自锚测试方法的改进:所述混凝土导流孔包括一个大孔和至少三个小孔;所述大孔位于承压板中心位置;所述小孔均匀设置在大孔四周。
作为对本发明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压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三个护管。
作为对本发明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孔的数量与护管相同,小孔和护管均匀间隔设置在承压板上。
作为对本发明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力底板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一;反力顶板上设置位移传感器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单桩抗压承载力自锚测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土体中钻孔,形成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