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趋磁细菌量子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36518.X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革;李媛;车程川;巩志金;梁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46;A61K47/36;A61K47/34;A61K47/04;A61K9/00;A61K31/704;A61K41/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量子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趋磁细菌量子点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微胶囊的内核是磁小体的单磁畴结构,磁小体表面包裹壳寡糖、γ-聚谷氨酸和碳量子点的混合物;所述磁小体与壳聚糖、γ-聚谷氨酸和碳量子点的质量比为:
磁小体 1重量份
壳寡糖 1-3重量份
γ-聚谷氨酸 10-20重量份
碳量子点 1重量份;
该微胶囊的粒径为50~80nm,多分散系数在0.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趋磁细菌量子点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寡糖的分子量为1KD,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40KD,碳量子点以天然石墨烯为原料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趋磁细菌量子点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小体的粒径为2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趋磁细菌量子点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负载药物为阿霉素。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趋磁细菌量子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1),将天然石墨烯加入到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液中,混合物先超声分散均匀,后在100℃下搅拌回流;得到棕黑色的溶液先冷却至室温,后加去离子水稀释;然后加碳酸钠中和剩余的酸至溶液的pH到8;得到的溶液通过旋转蒸发浓缩,将析出的无机盐过滤除去,收集的滤液用截止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得到纯碳量子点的水溶液;将碳量子点的水溶液进行冷冻抽干得到碳量子点固体,重新分散于水溶液中;
步骤(2),将分散液中加入1/3~2/3量的壳寡糖,混合,95℃反应1h后,超声、离心,将其中的大颗粒液氮球磨处理后,加入剩余的壳寡糖,60℃再反应1h,冷冻干燥,重新溶于水中,加入磁小体,搅拌均匀后,加入γ-聚谷氨酸,磁力搅拌,得到复合微胶囊;
步骤(3),将复合微胶囊通过无水乙醇洗涤,磁铁分离,最后在60℃真空烘干,得到趋磁细菌量子点微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中碳量子点浓度0.2m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其中的大颗粒液氮球磨120~150min至粒度为50~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65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