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茬芝麻轻简化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6512.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华;宫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茬 芝麻 简化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茬芝麻轻简化种植方法。该方法选择适宜麦茬机采的品种;麦收后及时抢墒播种,采用麦茬间等行距种植,播种机采用旋耕、施肥、播种、覆土以及镇压一体化的旋耕施肥播种机,肥料采用芝麻专用药肥;草坪修剪机打顶,采用噻苯隆+乙烯利+油酸甲酯进行脱叶和催熟;待植株的上部叶片脱落、蒴果微裂、籽呈固有色泽时采用芝麻专用收割机及时收割。总之,本发明从芝麻品种的选择、免耕免间苗机播、种肥同播、药肥一体化、机械打顶、脱叶剂脱叶、机械采收等多角度,形成了一整套的在麦茬上种植芝麻的机械化、轻简化的方法,该方法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种植芝麻的积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茬芝麻的轻简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芝麻属胡麻科胡麻属,是一种古老的油料作物,素有“油料作物”之王的称号。芝麻种子含油量为50-60%,而且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和芝麻酚、芝麻素等天然抗氧化物质。芝麻及其产品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芝麻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每年芝麻的进口量高达80万吨,而10年前只有2万吨,足足增长了40倍。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年种植芝麻面积只有700万亩,而原先曾一度达到2000万亩。究其原因,由于芝麻生产机械化程度太低,劳动强度太大,从种植到收割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受劳动力成本高的限制,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下降。众所周知,芝麻籽粒非常小,目前大都是人工撒播,需要间苗,同时需要人工收获,1000亩芝麻要用近300人同时收割多天,非常耗费人工。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芝麻蒴果从下到上成熟期不一样,下面的熟了,上面的才开花,过熟的芝麻籽粒张开口就掉到地里了。同时目前人工散播的方式行距不均匀,因此,对芝麻进行机械化存在较大的难度。
芝麻传统种植以春播为主,一年一作,比较效益不高,且纯作芝麻重茬带来的病虫害比较严重。山东省≥10℃的年平均有效积温为3592~4760℃,平均无霜期为173~250d,平均降水量为550~950mm,恰能满足小麦、夏芝麻一年两熟,既保障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亩土地产出。但是由于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后麦茬留地高,秸秆全部滞留田间,留田秸秆和麦茬的处理是困扰下茬作物种植生长的棘手问题。如果麦茬直接耕种芝麻,由于芝麻夏播生长季节紧张,芝麻籽粒幼小,顶土力弱,加之对渍害极其敏感,难以一播全苗,且苗弱、不匀,易导致芝麻低产。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于2014年开发了一种麦茬芝麻合理高效种植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3848313),该方法具体为:麦收后,保留麦茬不动,减少大强度机械耕作对土地团粒结构的破坏和墒情散失,清理出麦子秸秆,颖壳留地;旋耕机沿麦茬行间旋耕翻土;施足底肥,采用速效肥与控释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条播芝麻。该技术虽然在麦收后芝麻抢墒早播达到一播全苗的效果。但是由于其机械化程度差,且由于夏播芝麻苗弱、不匀,因此麦茬芝麻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费工费时,比较效益低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品种农艺农机结合,选育出适合麦茬播种和全程机械化的芝麻新品种,并提出配套的栽培技术,实现节本增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麦茬芝麻轻简化种植方法。该方法品种农艺农机相结合,选择适宜麦茬机采的品种,种肥同播,施用专用的药肥,合理化控,全程机械化,实现双减节水、节本高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麦茬芝麻轻简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适宜麦茬机采的品种
选择早熟、矮杆独杆、不分枝、第一蒴高度在20cm以上,结蒴集中且蒴间距小于5cm,蒴成熟开裂度中等,对脱叶剂敏感,抗倒伏的芝麻品种。
2)播种施肥
麦收后及时抢墒播种,播种日期不迟于6月15日,采用麦茬间等行距种植,播种机采用旋耕、施肥、播种、覆土以及镇压一体化的旋耕施肥播种机,每亩播种量在0.3kg-0.5kg;播种后不需要间苗、定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未经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6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