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强超硬高温不锈轴承齿轮钢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6340.9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卯生;李建新;王敏;罗志强;严晓红;姚长贵;李新宇;耿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8/46;C22C38/52;C22C38/48;C22C38/02;C22C38/04;C22C33/04;C22B9/18;C22B9/04;C23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齿轮 超强 制备 化学元素 热加工 耐腐蚀性能 热处理 超高硬度 成分配比 腐蚀环境 复合化学 钢材表面 高温性能 工艺过程 合金元素 硬化处理 真空冶炼 作用轴承 齿轮钢 高韧性 钢锭 配比 钢材 配合 | ||
一种超强超硬高温不锈轴承齿轮钢,化学元素及其合金元素重量百分配比:C:0.09~0.18%,Mn:≤0.5%,Si:≤0.5%,Cr:11.0~14.0%,Ni:1.50~3.00%,Mo:4.00~6.00%、V:0.50~0.90%,Co:12.0~15.0%,W:0.30~2.00%,Nb:0.02~0.08%,其中Cr/Mo:2~3,V/Nb:25~35,Mo/W:6~12,Co/Mo:2~3,Cr+6Si+4Mo+1.5W+11V+5Nb≤52%,40C+2Mn+4Ni+30N+2Co≥42%,[S]+[P]+[O]+[N]+[H]≤0.008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包括以下工艺过程:成分配比与控制→真空冶炼→钢锭热加工成材→钢材表面复合化学硬化处理→钢材热处理。优点在于,满足服役过程中承受高温及腐蚀环境作用轴承齿轮钢的要求,达到超高强度、超高硬度、高韧性、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的良好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特别涉及一种超强超硬高温不锈轴承齿轮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高性能轴承齿轮钢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高强度、高表面硬度、高断裂韧性、耐磨、耐蚀、耐温以及高疲劳强度超长服役寿命。上世纪60年代发展的轴承钢M50和轴承齿轮钢CBS600、CBS1000M、M50NiL以及齿轮16Cr3MoVNb,中等合金元素含量,并采用二次硬化机理,其主要特征是高温性能提高。500℃以上高温回火,可在315℃~480℃温度范围内稳定使用,但其耐蚀性能较差和渗碳处理后表面硬度较低。
随着工业发展,轴承齿轮具有高速、高赫兹应力、高疲劳强度、高温、耐蚀及减重方面的迫切需要,目前已有的钢种无法满足新一代轴承齿轮的工况要求。新发明超强超硬高温不锈轴承齿轮钢,在添加适量的Cr元素,获得要求的耐蚀性能基础上,主要采用碳化物强化机理设计成分,添加一定量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通过表面渗碳工艺,获得表面超高硬度;添加高量Co细化M2X相,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下获得低碳马氏体基体上沉淀细小弥散的M2X相,从而使钢的芯部具有超高强度和高韧性匹配,其抗拉强度Rm≥1900MPa,屈服强度Rp0.2≥1500MPa,其断裂韧性KIC值可达到90MPa.m1/2以上。渗碳渗氮表面室温硬度可达到HRC68以上,并在500℃时保持HRC60以上,同时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能够满足新一代轴承齿轮用钢的服役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6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柱塞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造抽油杆的复合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