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炼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6086.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创林;魏伟;王凯;魏佳新;魏波;李健仁;乔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嘴山市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7/06;C2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盖 内炉盖 外环形 冷却腔室 炉体 精炼炉 电极 出水口 电极孔 进水口 连通 不易结渣 倒锥台形 方便维修 活动穿设 降温效果 内部空腔 使用寿命 出铁口 出渣口 加料口 穿设 轴套 匹配 封闭 | ||
1.一种精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炉体和炉盖,所述炉体上设有出渣口、出铁口和加料口,所述炉盖设置于所述炉体上并使所述炉体封闭,所述炉盖包括内炉盖和外环形炉盖,所述内炉盖上设有用于穿设电极的电极孔,所述电极活动穿设于所述电极孔内,所述外环形炉盖同轴套设在所述内炉盖外,所述内炉盖呈倒锥台形,所述外环形炉盖的内部空腔的形状与所述内炉盖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内炉盖内设有第一冷却腔室,所述内炉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室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外环形炉盖内设有第二冷却腔室,所述外环形炉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腔室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炼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平台和旋转支架,所述炉体和所述旋转支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旋转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竖向支架和水平设置的水平支架,所述竖向支架的下端与一旋转油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油缸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并驱动所述竖向支架转动,所述竖向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水平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外环形炉盖连接的炉盖提起装置以将所述炉盖提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提起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油缸、第二驱动油缸、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对称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上靠近所述竖向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对称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上远离所述竖向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缸杆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缸杆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绕过所述第一链轮后自由穿过所述水平支架并与所述外环形炉盖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绕过所述第二链轮后自由穿过所述水平支架并与所述外环形炉盖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第三链条,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第四链条,所述第三链条绕过所述第三链轮后自由穿过所述水平支架并与所述外环形炉盖连接,所述第四链条绕过所述第四链轮后自由穿过所述水平支架并与所述外环形炉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电极均设置有一个电极移动装置,所述电极移动装置包括立柱、电极横臂和电极横臂驱动装置,所述立柱下端固定于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电极横臂一端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电极横臂的另一端设置有铜瓦,且所述电极横臂设有所述铜瓦的一端通过电极抱圈与相对应的所述电极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抱圈使所述铜瓦与所述电极紧密贴合,所述电极横臂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电极横臂沿所述立柱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空心立柱,所述立柱内设置有一重锤,所述重锤上端连接有一钢丝绳,所述立柱的上端与一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悬臂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一滑轮,所述电极横臂上设有一第二滑轮,所述钢丝绳依次通过两个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后与所述悬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横臂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且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的上端与所述电极横臂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炼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和支撑油缸,所述出渣口和所述出铁口对称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两侧,所述支撑平台底部设有弧形底座,所述弧形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出铁口与所述出渣口的连线方向;所述支撑油缸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平行于所述弧形底座长度方向的一端,且所述支撑油缸的缸杆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油缸的缸杆伸缩带动所述弧形底座在所述轨道上滚动,从而使所述炉体上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底座的下底面上沿其弧面延伸方向设有多个插接凸起,所述轨道与所述弧形底座接触的上表面上对应于每个所述插接凸起设有一个插接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嘴山市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未经石嘴山市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60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