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5657.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彪;宋文吉;白帆飞;李扬;吕杰;冯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电路开关控制 数据处理器 支路 内短路 温度变化数据 温度传感器 正负极两端 充电回路 设置电压 信号指令 元件串联 内电阻 外电阻 传感器 并联 导通 感测 减小 传输 分流 缓解 外部 | ||
1.一种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并联一支路,该支路由外电阻和电路开关控制元件串联组成,正常情况时,电路开关控制元件处于截止状态;
在锂离子电池中设置电压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用以感测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以及温度变化,并将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以及温度变化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器中,由数据处理器判断锂离子电池是否发生内短路;
若锂离子电池发生内短路,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数据处理器则先切断锂离子电池的充电主回路,再发出信号指令至电路开关控制元件中,使得电路开关控制元件导通,当电池处于放电或者静置状态时,数据处理器则直接发出信号指令至电路开关控制元件中,使得电路开关控制元件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判断锂离子电池是否发生内短路的方法为:
(1)电池电压小于设定阈值下限;
(2)电池电压变化过快,下降速度超过设定的电压U1,并持续1s时间;
(3)电池温度变化过快,上升速度超过设定的时间T1,并持续1s时间;
(4)电池电压变化过快,下降速度超过设定的电压U2,并持续1s时间;
(5)电池温度变化过快,上升速度超过设定的时间T2,并持续1s时间;
(6)电池温度超过80℃;
条件(1)~(3)中,只需要满足任意两个条件,即可判断为电池单元发生了内短路;条件(4)~(6)中,只需要满足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判断为电池单元发生了内短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路开关控制元件处于截止状态时,其内阻不少于10千欧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开关控制元件由独立的电源供电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开关控制元件为开关三级管或者MOS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阻的阻值低于锂离子电池发生内短路时的阻值。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阻的表面被PMC材料包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C材料采用的是固体升华气体的一次性相变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C材料质量m的最低值由如下式计算而得:
Q0=Im2Rot
其中,c是相变材料的综合比热容,ΔT是温度的变化,h1是单位质量的相变焓;Im是极限工况下,流经外电阻的电流,Ro是外电阻,t是从内短路开始到发生热失控所持续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56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堆和伪电池
- 下一篇:电池的管理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