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ry2Ah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4811.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耿丽丽;束长龙;宋福平;彭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12 | 分类号: | C07K16/12;C12N5/20;G01N33/68;G01N33/577;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烽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ry2ah1 蛋白 单克隆抗体 | ||
本发明涉及抗原‑抗体蛋白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本申请之一涉及Cry2Ah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其能够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00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原-抗体蛋白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检测Cry2Ah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背景技术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转基因作物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目前以广泛用于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作物。cry2Ah1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cry2Ah1基因编码Cry2Ah1蛋白,该蛋白对棉铃虫和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
对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要从转基因农产品检测开始。目前,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检测主要有以DNA为目标的检测方法,例如以DNA为目标的PCR法、Southern blot法和生物芯片法等;以及以蛋白为目标的检测方法,例如ELISA或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等。其中,DNA检测虽然灵敏度高,但是由于不同农作物的不同转化事件cry2Ah1基因的检测没有通用的引物,对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提取方法重复性差,导致PCR结果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高,检测方法繁琐耗时、检测成本高且需要配备较先进昂贵的仪器,检测人员也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胜任。这些缺点使其不能承担国际和国内贸易中进出口产品的大量或常规检测工作,也难于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以蛋白为目标的检测方法,由于灵敏度不够高,也会出现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高的问题。
为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节省时间、降低检测成本且操作更为简单的能够准确检测转cry2Ah1基因的转基因植物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一提供了一种Cry2Ah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其能够由保藏编号为CGMCCNo.14900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
所述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常数为1.58×1013l/mol。也就是说,其与抗原的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结合强度非常高,显著优于制备过程中筛选到的Cry2Ah1蛋白的其他单克隆抗体(筛选过程中的这些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常数普遍在108至109l/mol左右)的结合强度,因而,该抗体的应用比现有技术中的所述抗体的应用更具有优势。使用本申请的Cry2Ah1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含有cry2Ah1基因的转基因植物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当高,因而更容易检测到目标基因,而不至于漏检或错检。这将对鉴定含有cry2Ah1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且,利用Cry2Ah1蛋白抗原‐抗体反应能够准确检测含有cry2Ah1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并且能够节省时间,降低检测成本,操作更为简单。
本申请之二提供了一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00的杂交瘤细胞株。
本申请之三提供了本申请之一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为在鉴定Cry2Ah1蛋白中的应用;即所述单克隆抗体在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如SEQ ID No.2所示蛋白的应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样品选自农田土壤和/或农作物。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农作物选自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收获后的农作物和所述农作物的种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和/或收获后的农作物的样品的选取可以为所述农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籽粒中的至少一种,这可以根据本领域的需求或者Cry2Ah1蛋白的组织特异性表达部位进行合适的选择。
本申请之四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Cry2Ah1蛋白的试剂盒,其所述试剂盒包括如本申请之一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本申请的用于检测Cry2Ah1蛋白的试剂盒包括但不限于ELISA试剂盒、酶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以及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